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3.15观察:直播带货受青睐 新消费维权不容忽视

近年来,直播带货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一种新业态逐渐兴起,在活跃市场、促进消费、提振经济的同时,这一新兴业态也催生出新的问题和挑战。

正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针对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对辖区内10个区市333名消费者开展了快速调研,并对其中的173名有过直播购物经历的受访者进行了重点分析,深入了解青岛市居民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平台购物的消费体验及维权情况。

享便捷优惠 直播带货未来可期

作为时下电商社交平台异军突起的销售新业态,网络直播带货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销售品类齐全且具有一定价格优惠,直播带货平台在为日常购物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拥有了自己相对固定的“粉丝群体”。调研显示,网络直播带货平台提供的商品,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生活用品、服饰、鞋帽和食品。超过7成的直播消费者表示,选择网络直播购物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优惠力度大。在具有直播购物经历的消费者中,平均每月通过直播购物2-5次的占40.4%,平均每月6-10次的占13.2%,平均每月10次以上的占10.4%。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直播带货的独特性使之用户粘性不断提高,吸引众多消费者的持续关注。

与此同时,长时间浏览各大直播平台,历经直播带货主播洗礼也使得消费者直播购物时趋于理性,积累了良好的购物习惯。调研显示,在直播购物过程中,商品质量、商品价格、商品品牌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三大要素。65.3%的直播消费者表示会选择正规直播平台,64.1%会选择官方旗舰店,43.9%在购买直播商品前会认真观看商品评价,38.7%会充分比较同一类型商品的质量与价格。

面对高速发展的直播带货市场,94.3%的受访者表示,对网络直播带货行业现状表示认可,其中15.3%很看好网络直播带货模式,认为未来发展前景无限,57.0%认为网络直播带货模式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趋势不错。

售后维权难 种种乱象期待新指引

直播带货的高速度发展助长了消费的火热,但快速发展之下,直播带货“翻车”事件也频频发生,真假混卖、价格虚高、存在误导性描述或虚假宣传,种种乱象丛生。有受访者表示:“带货主播往往一开始报价较高,然后佯装为粉丝谋福利把价格降下来,实际都是直播带货的惯用术语和套路。”本次调研中,26.5%的直播消费者反映有过被侵权的经历。

在直播间的套路之下,部分消费者往往是深陷套路而后自知,走上了售后维权路。针对直播带货的售后维权总体效果,88.0%的直播消费者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受访的直播消费者认为,直播带货售后维权的主要难点在于缺少熟悉维权渠道或平台、缺少证据难以划分责任和相关投诉无人受理。三成左右的直播消费者存在售后维权方面的认识盲区,并不了解具体的维权途径与投诉平台,不熟悉维权流程,不清楚维权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料、证据等,使得维权效果不尽如人意。

历经爆发式生长,日渐成长的直播带货行业期待更多指引,以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改善维权体验,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该新兴销售模式的良性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