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新春走基层】青岛平度:剪纸老人李秀芝让技艺传承

人物、故事情节完备的西厢记;神态逼真的天女散花、刘海钓鱼;形态各异的水浒108将……如果不告诉你,你一定不会相信,这些栩栩如生的剪纸竟会出自一位没有上过学的老太太之手,这位老太太就是平度市东郭街道办事处东郭村的李秀芝老人。

李秀芝老人小的时候,邻居家有位老太太剪纸剪得特别好,十几岁时,她就天天跑去跟着老人学,不久便成了小有名气的剪纸高手。

但结婚之后,李秀芝就把剪纸放下了,没想到这一放就是五十多年。

1999年,李秀芝在济南工作的大儿子回到家中,告诉老人说他在一个朋友家中看到人家收藏剪纸呢,问老人还能不能剪。李秀芝说可以试试,重又拾起了剪纸。

大儿子把李秀芝的剪纸送给了济南的朋友,朋友非常喜欢,认真地把剪纸裱起来挂在墙上做装饰。看到大家喜欢,老太太越剪越起劲,剪下的造型也越来越多。

李秀芝老人说,她剪纸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完全是随心所欲。平日里,老人常常会拿出以前的剪纸欣赏一番,一拿起剪刀来就会忘记所有的烦恼。

如今,李秀芝老人已74岁高龄,她说她希望能够把剪纸这门艺术传给更多的人,别让这种民间的好东西丢失了。

临近春节,李秀芝格外忙碌,她要用剪纸艺术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平度市城关街道办事处东阁村的李秀芝自幼酷爱剪纸,心灵手巧的天赋和后天不懈的学习努力,十多岁时所剪窗花即为邻里争相张贴,她是当地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巧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提高,她的技艺日益精湛,作品题材日益多样化发展,有《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有《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也有民间传说中的“八仙”等人物和故事场景,人物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中《人物系列》作品被青岛剪纸艺术馆永久收藏。不少作品还作为青岛市对外文化交流的赠品,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

近年来,李秀芝的剪纸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其剪纸的题材进一步扩大,有属于重大节日纪念的;有属于经济建设、先模人物和共同奔小康的;有反映人民大众歌颂党的富民政策的;她先后剪出了“农家乐”、“合家欢”等200余件作品。

她在去年青岛市首届“大地欢歌”文化艺术节大展中获优秀奖与佳作奖。新春临近,她更忙了,忙着采风,忙着将城乡的大好形势剪出来,忙着剪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希望。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平度86岁的剪纸老人李秀芝,从小就对剪纸艺术情有独钟,她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和祝福赋予在剪纸里。猴年来临之际,李秀芝有自己的梦——那就是把这门剪纸手艺传承下去。

在李秀芝家中客厅内,各种图案的剪纸作品摆得到处都是。无论是梅兰竹菊、西厢记还是金猴贺岁、十二生肖都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几百幅作品,几乎没有重样的。

“你看,这个是《金猴贺岁》”,老人向记者展示刚完成的作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猴年。金猴贺岁这幅作品不仅仅是表达了喜庆、热闹、吉祥、祝福的涵义,也是对艺术传承的一种赞美。艺术的代代相传,就像生命的延续一样,有生命,就有艺术。”

李秀芝告诉记者,在她小的时候,每逢春节,看着家里的老人剪窗花,她便逐渐开始迷恋上了这门手艺。“别人家的孩子都去跳绳做游戏,我也不感兴趣,就喜欢自己琢磨剪纸。”

“剪纸是门艺术,要想剪得好,就要有耐心、细心、恒心,全神贯注才能剪出好作品。只要拿起剪子,时间就过的特别快,有时候剪纸连饭也忘了吃。”多年来,李秀芝先后创作了《五福如意》、《水浒传》、《西厢记》、《白蛇传》、《八仙过海》等精品力作。《人物系列》作品被青岛剪纸艺术馆永久收藏。还有不少作品作为青岛市对外文化交流的赠品,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

“四个闺女两个儿子也都会剪纸。剪纸培养人的耐性,学剪纸如果不专心、不细心就容易前功尽弃。通过学习剪纸,让孩子们明白做事贵在坚持,细致耐心的性格。”李秀芝说,现在孩子们都已经踏入工作岗位多年,个个待人待事严谨认真。

据了解,李秀芝现为青岛中国剪纸艺术馆研究员、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平度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采访中,李秀芝的儿子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兄弟姐妹们也盼着剪纸这门中国传统艺术能得到传承,令一家人比较欣慰的是,老人的小孙女对剪纸比较有天赋,老人也有意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她。

“我想把我的剪纸技艺广泛的传授出去,现在会剪纸的人越来越少了。在以前,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着剪出来的美丽窗花,那才有过年的味道。”李秀芝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印制的“福”字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剪纸窗花,剪纸已经变成了一种艺术,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学些这门技艺,将积攒了几十年的剪纸手艺传的更广。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辛小丽 通讯员 于怀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