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续剪中国情

王萧睿 莱芜一路小学 五年级

10月16日,我们青版财经小记者团探访了崂山民俗文化村。在民俗文化村展厅内,摆满了清朝嘉庆年间到民国的各种形状各异的展品,以及面人、剪纸、板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

非常幸运的是,今天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文玲奶奶亲自教授我们剪纸。李奶奶满头银发,虽70高龄依然精神矍铄、兴致盎然地给我们进行讲解。她介绍了剪纸的起源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我想:“让70岁的奶奶讲课,不好好听讲既是对奶奶的不尊重,也是对非遗文化的不尊重,不管能不能懂,我都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李奶奶还手把手教给我们剪纸方法,告诉我们不论剪得好与不好,都不要否定自己。听着她的话,我静下心来,开始跟着李奶奶一步一步学习剪纸。第一步是折,先将红宣纸对折再对折成小正方形,再从左向右折出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开口对准长边。第二步是剪,用剪刀将上半部分剪下,剪时要有弧度。接下来剪花纹,先剪一个半圆,再剪掉一小部分,左一道右一道的剪。最后剪掉尾巴上的尖角,展开红宣纸,一幅孔雀开屏的图案就跃然纸上了!李奶奶看到我们都学会了后,欣慰地笑了起来!

无可置疑,剪纸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我迫切想把今日所学分享给周围的同学们,让更多同学都来感受非遗的魅力。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饱含深情地写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我们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努力学习祖国优秀传统的宝贵遗产,并把它们发扬光大,让一个个中华少年,续剪中国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