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标准化示范引领 万福集团亮出农副产品加工“金字招牌”

青岛农业“金花”培育企业案例十

中国有句俗语: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对多数国人而言,猪肉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但在条件艰苦的年代,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上一点猪肉。时至今日,这句俗语应该反过来说:即使天天吃猪肉,也未必见过猪跑。许多人只知猪肉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却不曾见过猪肉从养殖到进入市场的过程。至于“猪跑”,则变成了难得的乡间野趣。

走进位于莱西的万福集团肉联厂,这家为万千市民提供舌尖美味的肉制品领军企业,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有别于普通养殖加工企业的独特发展逻辑,以及近40年出口日本的市场检验和品质见证。

标准化生产让肉食更安全

在肉联厂生产车间内,记者近距离感受了万福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产品质量管控体系。诺大的车间里光洁明亮,一台台现代化的设备有序运转着,员工穿戴整齐的工作服神情专注的规范操作,一头头生猪很快分解成不同部位输送到下一个环节,令人惊叹流水线的洁净和速度。

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国内肉制品行业知名品牌,万福一直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三十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严格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发展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对生产、加工、质量监控、贮运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尤其是对生猪屠宰加工车间,为了防疫和安全卫生的要求,公司专门将生活区和生产区通过围墙进行隔离。

生产区域设有待宰间、隔离观察间、急宰间、屠宰间、分割车间、无害化处理间、检验检疫室等区域,并配有污水处理站和锅炉房。为了防止交叉污染,厂区单独设置了产品和生猪的出入口,运输生猪车辆通过专用自动喷雾消毒后进入卸猪场地,生猪通过自动升降卸猪台卸车入栏,卸猪场地配备有运猪车辆清洗间和清洗设备,做到全程防范病毒传播。

为提高生产效率,近几年,公司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先后引进CO2窒晕机、机器人自动劈半斧、中空放血刀、动态单轨秤、自动包装机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对原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又保证了生猪来源可查、质量可控、产品可追溯,走出了一条肉品质量管理规范化发展的新模式。

产业化经营拼出大市场

青岛万福集团始建于1983年,曾是小县城里名不见经传的冷藏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以肉类蔬菜种养加工销售为主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位列中国肉类行业50强。

从2002年万福集团被农业部等九部委认定为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后,公司便积极布局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农户从事蔬菜生产。但随着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发展,原来的“公司+农户”的方式已渐渐跟不上市场的脚步,万福集团便开始探索“公司+专业大户”的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结方式采取合同制订单模式,与专业大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合同价收购,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保证了基地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为确保基地能够生产出合格的原料产品,公司专门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基地部,对农户从良种、肥料、农药、技术指导到保护价收购实行“五统一”服务,从源头上把控了产品质量。目前共带动了1500多农户从事蔬菜种植、5500多养殖场、户从事生猪养殖;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当地农民真正尝到了“甜头”。

创新驱动产品多样升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能走多远,决定了我们的经济能走多远,决定了我们的国家能走多远,决定了我们的企业能走多远”。

近几年来,在出口市场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结合国内市场需求,万福集团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在各体系建立研发创新职能部门,建立有效的可实施的研发创新体系。近年来先后研发了UU猪、焙煎牛蒡茶、速食蛋花汤、祛毒猪肝、经典盐酥鸡、美式鸡柳、黑椒蛋塔、盐酥杏鲍菇等100余个系列产品。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目前,青岛万福集团下设分公司(分厂)20余家,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拥有5万吨大型低温冷藏库、万吨恒温保鲜库及先进的生产加工流水线,建有2万多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PIC五元杂交配套系良种猪扩繁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其中有两个养殖场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标准化示范场,冷冻蔬菜对日本出口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有着近40年出口日本市场的品质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调理食品在日本市场深受客户欢迎,其中,单一产品“寿司卷芯”对日本出口量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生猪屠宰厂年单班屠宰生猪100万头,单厂生猪屠宰量位居山东省前列,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年加工各类农产品20余万吨,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主要进出口业务遍布日本、欧洲、中东、港澳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民以食为天。如今,随着条件的改善,老百姓在吃上越来越讲究,也更加重视品牌。万福集团加速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和肉制品加工牌,既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又为市民餐桌安全提供了保障,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也将自己的“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