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四大聚焦”以行践知 切实办成办好实事 ——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以干实事、干成事为落脚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聚焦“三大战略”、乡村振兴、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关爱员工四大方面,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内涵外延。

聚焦痛点难点,深入推进“三大战略”

住房租赁方面,着力破解居民安居难题,独家上线青岛市经济适用房完全产权差额补缴系统,实现“一次办好”目标;3月底成功上线政融支付平台维修资金便捷缴款项目,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7×24小时在线缴费,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缴款流程复杂、客户业务无法异地缴存及业务缴存受银行卡限制等痛点难题,获得政府部门及广大民众的认可。

普惠金融方面,秉持“数据、平台、生态、赋能”的理念,提高普惠金融质效,真正实现“普惠金融到家”。现场为青岛市驻莱西服务企业工作队、城阳区中小企业协会成员企业等近百家小微企业进行了普惠金融知识培训,让产品、政策“到家”;为2批共计16笔“云义贷”小微企业办理续贷业务,累计金额2065.97万元。

金融科技方面,积极主动融入青岛市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实现政务服务能力和效率提升;完成企业开办平台建设,全市通过企业开办平台新注册的企业已达71256家;持续升级STM(智慧柜员机)政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已完成12个公积金事项、9个社保事项、11个医保事项的开发上线及迭代优化。

聚焦服务乡村,新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建行青岛市分行打造乡村振兴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模式,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政府+银行+商户”三方搭平台,创新场景应用,以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为契机,构建农村“新金融”,打造农民“新农具”,借助数字人民币离线支付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延伸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莱西市“上善莱西”特色活动,以“数字人民币”为切入点,采用道德积分方式,实现以“得”聚“德”,量化善举义举;全市12个乡镇全部与建设银行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开立12个财政专户,累计开通约3万户个人数字钱包,数字钱包交易额200余万元;为全市小微企业投放了1.1亿元贷款,通过建行住房租赁平台办理租赁支付1328笔5700万余元,涉农贷款4.3亿。

聚焦百姓权益,让金融服务进万家

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按照总行塑造“有担当、有情怀、有温度”银行形象的目标要求,坚持“引进来、推上线、走出去”相结合,优化金融知识普及方式,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持续建设良好社会形象。

一是开放共享网点资源。利用“劳动者港湾”专场直播活动、理财小沙龙、微信群沙龙等形式进行金融知识宣讲,灵活便捷地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发挥分行“金融消费教育基地”“学生职业体验基地”服务功能,邀约中小学生来网点开展实践活动,普及宣传金融知识。

二是探索线上服务创新。建立自媒体协会和消保讲师两支专家队伍,探索利用线上直播平台、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实现“消保+业务+直播”的宣传形式与渠道创新。

三是服务重心下沉。结合业务拓展持续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工地”宣教服务活动,组织“张富清金融服务队”“青年志愿者队伍”等主动深入周边社区、各类市场、地铁、工地等。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开展线上线下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活动130余次,发放各类宣教资料5.6万余份,触及消费者25.82万人次。分行连续两年在“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中,被青岛银保监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20年在监管部门获得集体奖项和先进个人的数量位居同业前列,荣获“金融知识进万家”、“大学生金融文化节”和“抖音大赛”共3项活动先进单位称号,青岛市分行5名员工被评为“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是青岛市同业中唯一一家获得宣传月活动奖项“大满贯”的金融机构。

聚焦关爱员工,将实事办在职工心坎上

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是青岛市分行党委多年秉承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工会等各级组织通过开展“下基层、解难点、提质效、强基础”活动,切实提高服务效能,接受群众、基层评议。2020年分行被青岛市总工会评为“青岛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共接收基层网点反馈问题建议249条,其中84问题、165条建议。通过专家汇诊、下基层调研等方式多次研讨,制定措施及解决办法,已经落实反馈有205条,其中:104条已解决并制定措施及解决办法;78条正在推进已反馈总行及维保商;有16条因制度或监管原因无法解决。7条类似问题进行合并整理。44条后续落实处理中。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建设银行关爱一线员工的要求,分行制订了《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2021年基层网点员工关爱工程实施方案》,围绕“政治关爱、身心关爱、岗位关爱、员工减负、员工赋能”五大主题,明确22项80小项举措。政治关爱方面,突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三个建设”;身心关爱方面,围绕健康关爱、心理关爱、深化工会组织服务、完善帮扶送温暖机制、“健康防护”长效机制、岗位关爱等,落实“职业发展、薪酬激励、普惠福利”三大政策;员工减负方面,以“四个持续”为抓手,完善员工响应机制,深入推进网点网格化管理,提升员工业绩自动化计量,优化网点作业流程;员工赋能方面,从网点岗位资质认证、网点员工成长发展、提升培训数字化管理水平、健全知识管理平台支持、优化多层营销支持、构建网点全息画像等方面,推进“六大体系”建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