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党史引领 “数”聚为民 市大数据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日前,记者从青岛市大数据局获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大数据局重点把握“基础在学、重点在悟、核心在实、关键在新”的原则,党史引领,“数”聚为民,取得一定成效。

强化理论武装,夯实了“学”的基础。根据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明确的11个参考选题,党组坚持以上率下,以不同形式组织中心组学习研讨4次,党组成员在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方面示范带动作用发挥较好。各党支部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要求,结合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党支部学习的通知》要求,每月组织专题学习不少于2次,党支部书记带头述讲,在全局范围内营造人人学党史、人人懂党史的学习氛围,提升整体政治素养。尤其是市管干部参加市委专题读书班暨专题学习班、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轮训班(带党支部)后,全局党员干部更加充分认识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根本性问题,更加坚定自觉地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

丰富教育载体,搭建了“悟”的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把握“党建活动多样化、党建平台生动化、党建引领具体化”的原则,结合实际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分别以“上海体悟实训交流”、“先进省市数字化转型战略分析”、“走进市北区市民客厅”为主题组织了3次主题党日;赴莱西、平度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活动,慰问困难党员、看望代职干部,到刘谦初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现地参观体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拓展与福山路社区的党建共建“双报到”工作,组织年轻党员干部参加全省大数据局系统演讲比赛、市直机关微党课大赛,展现大数据人的青春风采;开展“学党史、迎百年华诞”党史知识竞赛,组织党员干部代表观看红色电影。通过系列活动,使得党史学习教育变得鲜活生动,领悟党史更加直观具体,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同志们干事的平台、成长的舞台。

恪守为民初心,抓牢了“实”的落点。将“数字社会建设解决民生难题”、“掌上数字政府建设”、“数据应用创新”等3大任务列入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多个部门跑腿、重复提交办事材料等问题,推进12项市民和企业关心的政务服务“一件事”,力争12月底前基本实现“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网联动、一证准营”等“六个一”成效;着力完善“爱山东·青e办”APP功能,9月底前接入区市亮点应用不少于70项,11月底前接入区市亮点应用不少于100项,建设长者服务专区等便民利企服务专区10个以上,提高市民对“一码通城、无感通行”的认知度,打造“千人千面”服务新模式,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利服务;打造“数据赋能、为民服务”品牌,开展 “数据壁垒清零、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应用提质、数据安全保护”四大专项行动,推进数据创新应用。

不负组织厚望,开创了“新”的局面。2021年以来,市主要领导对“数字青岛”建设寄予厚望,大力推进“数字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赵毫志市长亲自担任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成员涵盖各区市、各部门共36个单位。市大数据局作为牵头部门,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经验,弘扬我党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问需于民”活动,宣传收集调查问卷10万余份,形成《青岛市“问需于民”热点问题落实情况表》,围绕城市运行和民生服务痛点、难点、堵点,以需求为牵引、以场景建设为导向,梳理形成“双12”清单(即政务服务“12件事”和城市运行“12个场景”),推动城市云脑综合性场景应用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智慧社区、街区建设,开展“智慧社区(村居)建设提升行动”,目前各区市共确定智慧社区示范点57个、建设点249个,智慧街区示范点17个,推动31个智慧社区(村居)纳入省支持建设范围,数量为全省最多。

下一步,市大数据局将按照市委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要求,抓“关键少数”、抓理论武装、抓实事落地、抓大事创新,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大数据发展建设的不竭动力。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宋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