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2021年青岛市民间投资增长15%

2019年以来,青岛市的民间投资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3%,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1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7.5%。增速的背后,显示了青岛民营经济的强劲活力和民营企业家的满满信心。

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会议,全面总结了2020年以来我市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短板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措施,为广大民营中小企业解难题、增信心、鼓干劲。

主要目标是:新登记民营企业10万户,争取突破12万户;民间投资增长15%左右;民营经济税收占比达60%;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占城镇新增就业比重80%以上;新增10家民营上市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4600家;培育20家隐形冠军,新增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瞪羚企业20家,培育认定5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民营经济呈蓬勃发展之势

民营主体快速增加。2020年,全市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36.22万户,同比增长14.84%,其中新登记民营企业14.04万户,同比增长18.42%。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1857户,创业密度稳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今年1-4月,全市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11.21万户,同比增长29%,其中,新登记民营企业4.42万户,同比增长23.77%。

民间投资持续增长。2020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3%,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1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7.5%。今年1-4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1.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4.9%。

民营进出口强劲上扬。2020年,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4222亿元,同比增长19.5%,高于全市增速11.3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65.9%。今年1-4月,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593亿元,同比增长35.5%,高于全市进出口增速5.4个百分点。

发展质量显著提升。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96家,较上年增加567家,全市新增上市民营企业9家,过会8家,创历史之最。今年1-4月,又新增4家上市民营企业。

社会贡献不断加大。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36.97万人,同比增长11.33%,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的82.62%。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14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7.1%,占比较去年提高2.9个百分点。今年1-4月,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7.89万人,同比增长16.93%。民营经济实现税收458亿元,同比增长24.4%。

金融服务明显增强。2020年,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01亿元,同比增长22.9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31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99亿元,同比增长40.7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11个百分点。今年1-4月,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13亿元,同比增长23.4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93亿元,同比增长45.3%。

支持民营企业保经营稳发展

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迅速搭建起青岛惠企助企“18+N”政策体系。开通企业复工复产帮扶服务平台,受理1860家企业的问题,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口罩65万只。联合多家银行设立总规模30亿元防疫物资专项资金贷款和中小企业转贷款,为719家企业发放优惠贷款24.73亿元。

搭建“青岛好房东”发布平台,引导各类载体为1.5万余市场主体减免房租、物业费4.9亿元,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被点名表扬。启动“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帮助中小企业拓展销路,组织40家互联网平台为我市中小企业达成订单378.6亿元。

设立青岛企业家日和企业家宣传周,高规格举行企业家座谈会,举办图片展,播放主题灯光秀,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开展“了不起的创业者”等宣传活动,讲好民营企业家故事。

推进全省新型政商关系试点,相关经验被中央统战部刊发推广。2020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上,青岛排名第8,较上年度提升18位。打造优质高效服务,优化审批流程,企业开办实现分文不花、足不出户、一天速成。

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办法》,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出台《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若干措施》,让民间资本“敢投、能投、愿投”。对企业全面实行轻微违法行为整改免罚制度。

精准培育民企激发创新活力

抓好龙头带动。12家企业进入2020年山东省民营企业百强,较上年度增加4家。成功举办2020全球独角兽500强大会,我市10家企业入围榜单,数量居全国第五,北方城市第二。

突出新锐培育。建立优势高成长企业培育库,2020年,新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1521家,同比增长66.3%,累计达到3274家;评选“隐形冠军”企业33家,数量居历年之最;40家企业获评省“瞪羚企业”,累计达到70家;42家企业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累计达到47家。

畅通“双循环”渠道。与德、日、韩等国中小企业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北欧(青岛)中小企业创新产业服务中心。举办2020年中小企业国际云洽会。四是开展互联网+招商。2020年共引进民营500强、行业百强、地方百强企业投资项目76个,总投资过亿元“十强”产业项目366个,独角兽企业投资项目8个。

推动创新发展。举办2020年“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大赛,为创业者搭建平台,参赛数质量远超往届。开展“借力扬帆”行动,推动企业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海创汇等大企业共创平台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加速赋能。设立全国首家民营中小企业大学,组织开展多期专题培训活动。组建成立青岛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联合会。

聚焦要素供给破解民企难题

为企业办实事。深入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发布活动方案,上线活动平台,全力为企业办好项目用地、开拓市场、转贷服务、招标采购等10件实事,并建立跟踪反馈长效机制。

破解融资难题。持续推进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知识培训,开展企业家上海、深圳资本行。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母基金在青设立子资金,已取得实质进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进一步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进“政银担”贷款业务。2020年为470家企业提供转贷资金76.99亿元。

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阶段性税费减免政策,2020年新增减税降费340亿元以上。积极开展政府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在2019年清理欠款30多亿元的基础上,2020年又清理欠款8579万元。

破解土地难题。加快解决民营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力争2021年底基本完成化解工作。开展企业用地需求调研,保障企业发展用地用房。强化载体建设,培育认定一批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实施人才战略。实施青年人才“聚青行动”,2020年2.5万名大学生申请落户。依托2020年“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有效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建设创业城市,连续2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打造平台矩阵集聚资源赋能

升级“青岛政策通”平台。打通政策服务堵点、痛点、断点,持续推进功能迭代,为企业精准画像,政策出台部门依托平台实现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深入实施“胶州湾对接深圳湾青岛民营中小企业行动计划”(“双湾计划”)。挂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心,线上线下入驻企业已达110余家。成立青沪企业家联谊会和上海市青岛商会。

做实民企创意平台。在全国率先出台《青岛市推进民营企业创意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持续举办季度民营经济创意会和项目落地会,2020年以来已举办4场民企创意会。

紧抓工业互联网平台。启动《青岛市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工程中小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组织全市中小企业注册卡奥斯平台。培育壮大柠檬豆等细分领域互联网平台。

扩大对外合作平台。国家级“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通过工信部批复。启动胶东经济圈民营中小企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六是发挥商协会平台作用。印发《关于更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意见》,成立全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建立商协会双招双引工作站、联络站17家。

推进11项工作

下一步,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以“项目落地年”为统领,以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国民营经济范城市创建,重点做好以下十一项工作:(一)不折不扣贯彻市政府“项目落地年”要求,用抓项目的思维和方式推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二)着力打造壮大民营经济新攻势、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胶东经济圈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三大引擎”。(三)进一步精简优化审批流程,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坚定不移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四)优化政策供给,狠抓落实政策,着眼精准“滴灌”,建立政策辅导制度,不断完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五)扩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大直接融资支持,积极开展首贷培植,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考核,加大融资增信支持,完善多层次融资体系,全方位助力企业补血液谋发展。(六)强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为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降本增效。(七)强化企业用工支持,做好引才聚才文章,做好企业人才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八)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保障企业用地需求,不断优化企业服务,健全“市场+政府+公益”相结合的企业服务体系。(九)围绕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加快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十)壮大龙头骨干企业队伍,推动创新型企业百花齐放,构建新锐企业发掘、培育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创意创新,实施小微企业“春笋拔节”计划,推进民营中小企业提质增量。(十一)完善政商联系机制,建立参与决策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依法保护合法权益,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聂艳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