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6月开园以来,位于青岛高新区的康复产业孵化器(R+Space)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迅速成长为集聚90余个科技创业项目、培育3家高新技术企业、斩获40余项国家级省级奖项的康复产业创新高地。
近日,记者走进康复产业孵化器,就孵化器的建设成果、孵化机制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访,揭秘这座康复产业“梦工厂”的发展密码。
已引进90余个科技创业项目
作为孵化器建设的核心参与者,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创业服务部部长段继文见证了它的每一步成长。“孵化器自成立之初便锚定助力青岛打造‘中国康湾’的核心目标,在青岛高新区管委会支持下,聚焦康复领域精准发力,已实现多维度显著突破。”谈及孵化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段继文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产业集聚方面,孵化器已成功引进90余个科技创业项目,既有来自康复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的10余个高水平成果转化项目,也有从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引进的20余个高成长性外埠项目,初步形成覆盖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康养的产业集聚区,让“康复特色”成为鲜明标签。
创新生态的成型是孵化器另一大亮点。据段继文介绍,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在10年企业孵化、万家企业服务经验基础上打造了“康创100”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已举办20余场产业沙龙、项目路演,并构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生态,发起成立链接30余家单位的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引进3亿元康复产业基金,合作推出“康复贷”金融产品,搭建6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从资源链接到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保障。
企业培育成果同样亮眼。孵化器企业累计获得投融资超1.7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更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斩获40余项奖项。比如从上海引进的青岛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能量于外科等领域研发,获得千万元融资与全国赛事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孵化器还先后入选首批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山东省首批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建设单位,并揭牌康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基地。段继文说:“这些资质是对我们建设模式和成果的高度肯定,我们更有信心推动康复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成果转化打通关键链路
“提升初创企业和新型技术成果的孵化率,需要运营、保障、金融三维协同发力,这是一套系统工程。”谈及核心孵化机制,段继文给出了清晰思路,同时强调孵化器与康复大学的校地协同为成果转化打通关键链路。
在运营模式上,该孵化器摒弃“房东”思维,以“合伙人”角色提供“精准滴灌”服务。依托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10年孵化经验,提供产业资源对接、政策咨询、申报辅导、市场开拓等“一站式、定制化”服务,打造“康创100”品牌;通过行业赛事、产业沙龙营造氛围,促进企业协同创新;为企业精准画像、匹配需求,不仅为企业提供办公空间,更有成长所需的全周期资源。
保障机制则为成果转化筑牢根基。该孵化器已建成体外诊断试剂、能量外科器械等6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无力自建却亟需”的高成本研发设施,直接降低研发成本与时间成本;“一站式”企业服务微大厅高效解决注册、社保、税务等政务诉求,让创业者心无旁骛搞创新。
金融服务则是精准破解“融资难题”的关键一环。该孵化器引入机构设立3亿元康复产业基金,已完成对青岛鹏锋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千万元A轮投资;联合银行推出“康复贷”,提供低门槛信贷支持;更以“以赛引投、以投促产”模式,在承办的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中吸引近百个项目参赛,成功招引“脑云诊AI项目”落地。从股权到信贷,再到赛事链接资源,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
孵化器与康复大学的校地协同,更是打通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段继文表示,孵化器通过“平台共建、人才互通、活动共办”,搭建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康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基地”,提供落地载体,引进周祺惠教授成立青岛康新瑞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促成霍明教授与孵化器在孵企业领动医疗器械(青岛)有限公司达成技术合作,还联合举办产研沙龙、花艺主题沙龙等活动促进资源对接,让大学的科研成果更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一百千”助力“中国康湾”崛起
谈及未来规划,段继文提出清晰的“一百千”工程目标,为孵化器下一阶段发展指明方向,也为青岛“中国康湾”建设注入新期待。
“‘一’是指构建一个国际一流的康复产业创新创业生态。”段继文解释说,孵化器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搭建概念验证平台,进一步强化源头创新能力和产业服务能级,让生态更具活力与竞争力,为企业成长提供最优土壤。
“‘百’是集聚百家高成长性的康复领域高科技企业。”他表示,团队将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重点引进具备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广阔的康复企业,形成强大的企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效应,让孵化器成为康复领域优质企业的“聚集地”。
“‘千’是打造千亿级康复产业的入口和枢纽。”段继文说,这是孵化器的最终目标——不仅培育单个企业,更要通过平台辐射带动,最终形成千亿规模的康复产业集群,为青岛产业升级、城市发展注入强劲且持久的动力。
“我们会坚持‘以投引才、以赛招才、以会兴业’,朝着‘全国知名的康复专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区、康复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迈进。”段继文表示,孵化器的成长离不开青岛高新区的支持与各方协同,未来将继续发挥“支点”作用,让更多康复领域的创新梦想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中国康湾”崛起贡献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肖玲玲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