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进击的新势力:“蔚小理”挑战BBA背后的资本力量

2022年,新能源汽车成为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为数不多的需求亮点之一。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造车新势力TOP3,蔚小理集体进入新品周期,第二轮旗舰车型密集上市,而且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市场锁定30万元中大型SUV,直接对标宝马X3、奔驰GLC和奥迪Q5三大豪华品牌。蔚小理挑战BBA的底气与其背后雄厚的资本势力直接相关。

2020转折之年

在2019年,造车新势力们远不如现在这般强势,在融资最困难的一年,沿用“烧钱”“圈粉”互联网思维的蔚小理陷入财务危机,销量下滑、持续亏损,新车型的升级换代近乎停滞,小鹏P5继续沿用第一代产品G3的车型平台;蔚来EC6基于ES6改款,第二代纯电平台新车型一拖再拖;理想ONE动力总成、自动驾驶方案的缺陷被市场诟病。就在这一年,长江汽车等多家新兴造车企业由于市占率落后等原因开始掉队,甚至陷入破产的境地。

对于厂商来说,剩者为王;对于资本来说,剩者出现意味着天下版图初定,剩者拥有更大的市占率提升空间。熬过了寒冬,活下来的三大造车新势力迎来了资本投资潮。

2020年4月,蔚来汽车赢得合肥国资70亿元股权投资,当年6月、9月、12月,蔚来连续三次进行增发,融资金额累计达到约52亿美元。同年,理想、小鹏先后在美国市场IPO并增发,累计融资达到26和36亿美元。

资本扎堆新能源

三大造车新势力车企在2020年的密集融资,为今年全新车型的研发上市奠定了基础。进击的“蔚小理”只是资本扎堆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缩影。根据企查查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239起,披露总额达到363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81.66%,融资次数及融资金额皆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共成交1,034起,外资并购青睐的行业,除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汽车、化工原料及加工排名第二;中企境外并购以化工原料及加工、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以及能源及矿产领域项目为主。值得注意的是,64起能源及矿产并购案多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锂矿,以及与光伏有关的石英矿和硅矿,表明新能源产业景气度高涨拉动上游原料需求。在46起汽车行业并购案中,涉及车规级MCU、自动驾驶、电源芯片等新能源车智能化技术的项目占比较高。清科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由此吸引到资本投资。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在造车理念、产品设计、新技术应用、销售渠道与服务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于传统车企的创新能力,让市场相信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新势力或将更具备竞争优势。但这些理论上的优势能否变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力,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销量的比重将由2020年的5.4%提升至20%。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将看到更多资本进入的身影。

▲进击的“蔚小理”只是资本扎堆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缩影

新能源股票投资:长期价值遭遇短期高估

长期成长的高确定性,这是资本市场最受欢迎的股票类型之一。新能源恰恰具有这个备受青睐的优点。

这种长期成长的高确定性,来自产业政策的明确规划和强力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今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35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

政策推动长期增长

顶层设计推动供需两端双双发力,新能源产业呈现高景气。以新能源产业代表——新能源汽车为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从2014年7.5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352.1万辆,平均复合增长率为73.4%。

在疫情冲击下,新能源汽车行业体现出强大的韧性。经过2020年疫情冲击的低谷后,新能源汽车行业2021年再次进入高景气,全年实现销量350.7万辆,同比增长165%。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复工复产后快速修复,渗透率提升的逻辑继续得到验证。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6月乘用车新四化指数为74.3,重新恢复到上升趋势中,其中电动化指数、智能化指数、网联化指数分别为27.3、40.9、54.3,环比均有所提升,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43%。有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3-4季度新能源汽车消费将持续高增长,预计2022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7%。

在经济稳大盘工作中,新能源汽车被寄予厚望。国常会日前定调延续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自2014年9月首次实施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以来,我国先后两次延长政策时限,延长时间分别为3年和2年。免征购置税有利于释放需求潜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支撑。

高景气高估值高压力

在经济整体面临较大增长压力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高景气更显难能可贵。Wind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全市场各产业链业绩同比增速居前的,分别是光伏(167.4%)、新能源车(144.3%)、特高压(122.2%)、储能(109.3%)、军工(84.7%)、半导体(81.6%)、风电(56.6%),高度集中于新能源产业,换句话说,新能源产业呈现全产业链高景气。

良好的景气度表现,赢得了各路投资者青睐,新能源赛道持续上涨,高估值压力也由此产生。根据Wind数据,目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PE达到52.96倍,处于近四年滚动估值水平的74.74%分位。汽车行业PE达到49.68倍,处于近四年滚动估值水平的95.96%分位。

根据二季报数据,公募基金对新能源行业的持仓占比达到16.2%,处于板块持仓比重的新高,尤其是500亿市值以上大盘股占比近90%。赛道高度拥挤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股价上涨的难度。

短期的高估值高压力,需要更长时间的高景气逐步化解。中信证券认为,短期扰动不改新能源长期趋势,电池材料、电池结构、创新模式为代表的新业态与新模式会进一步驱动行业加速发展。中国新能源供应链具备全球竞争力,具有产能、技术、成本、客户等优势。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在造车理念、产品设计、新技术应用、销售渠道与服务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于传统车企的创新能力,让市场相信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新势力或将更具备竞争优势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冬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