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特别策划 | 数字化红利

走向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赋能后会爆发出更强大的能量,城市则通过数字化转型建立未来发展竞争新优势。

在过去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里,有一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数字化转型。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疫情为经济按下了缓进键,却为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2020年,被视为数字化元年。中国经济从不利开局到超预期收官,数字化可谓功不可没。疫情期间,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案例层出不穷,得益于线上教育、居家办公,人们也切身感受到了数字化的威力与便利。当然,疫情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恰恰说明数字化水平还不够。近期,各地“十四五”规划建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密集出炉,“数字化转型”都是高频词汇。国家信息中心原主任高新民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信息化的发展主线。去年,在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里,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其中。数据不仅是新型生产要素,而且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以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在2020年重新提起,作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打破数字鸿沟,共同引领新经济发展,推动行业融合,产业升级,同时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互联网+”到“数字经济”,再到“数字中国”,数字化从经济扩展到民生、政务,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转型不是单兵突进,而是整体转型。不只是经济的数字化,还包括智慧城市,数字化的应用范畴不断扩大。我们现在还不完全清楚,数字化转型将如何改变一座城市。十年前,全球智能手机普及率还不到10%;二三十年前,电话还是一个奢侈品。但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在冰冷的数字算法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城市治理的温度。未来,不确定性可能更甚,数字化转型是应对风险的最大机遇。马云说过,今天不进行数字化转型,十年后将是数字化脱贫的对象。谁率先拥抱数字化,谁就享受红利,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走向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赋能后会爆发出更强大的能量,城市则通过数字化转型建立未来发展竞争新优势。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切刚刚开始。

▲ 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现场展示的快递无人机

在刚刚闭幕的青岛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青岛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包括聚焦聚力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及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为2035年远景目标打好基础。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目标,城市以及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数字赋能百业

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青岛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和提案。

青岛市人大代表、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安斌提议建设青岛数字创意产业基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借势城市发展,激活城市的潜力片区,提升城市功能。

在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卫东眼中,未来所有的产业都需要数字化,这可以与数字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卓思越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MO薛铮提出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他认为,数字化程度越高,企业越能抵御风险。

青岛市政协委员、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译语通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东表示,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档案库,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及时追踪企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形成企业画像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精准支持力度。

青岛市区块链产业商会会长闫昶德提出了“链上青岛”行动计划以及链湾区块链+产业生态规划建议,区块链融合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提高数字经济增速,实现社会治理数字化、精细化,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青岛要抢抓先机。

制造业是青岛的看家本领,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转型升级需要拥抱新技术。实践证明,数字化转型为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与其说要迎接数字经济的挑战,不如说积极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否定数字经济就是断送实体经济未来的机会。是否实现数字化转型,决定了今后是走向淘汰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城市数字化转型

近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1十大科技趋势预测,预判智慧运营中心将成为未来城市的标配。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被看做是数字化转型的产物,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方向。

其实,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北京等地的“一网通办”以及诸多省市的“数字xx”“云上xx”,都是政府拥抱数字化浪潮的重要方式和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尝试。

通过数字化转型,地方政府转变治理方式。包括青岛在内的多个城市,很早就试水“互联网+政务”服务。在经济发展、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多个环节实现数字化,激活大数据,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 观众在智慧城市馆内宁波城市大脑展区参观

数字化的优势在探索阶段已经显现,即便没有完全破解数据跨部门、跨平台、跨地区的协同问题,城市这一复杂系统依然获得了强大的智慧加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化从城市运转、市民生活、社会治理等方面发现应用场景,在远程教育、智慧医疗以及高效的政务服务等领域充分体现其优势,满足了民众对服务要求提升的需要。同时,面对暴露出来的短板,我们也相信,数字化就是解药。

数字化转型是从人民的需求出发,从各种转型的关键词就可见一斑,像最多跑一次、放管服、共享等等,实际上都是在为人民的需求服务,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体现。

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也是城市抢占竞争先机的需要,“粤省事”“浙里办”“浙政钉”“闽政通”“赣服通”等成为模范代表,先行者已经从早期探索升级为可供复制的改革经验。实现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未来城市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青岛的强与弱

去年,青岛市大数据发展指数在31个重点城市里排名第10。在《中国区域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里,青岛位居城市榜前15位。虽不领先,但不掉队。

深圳成为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探索出了交通、警务、城管等10个政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北京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将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上海明确了建设“国际数字之都”的目标,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始终作为浙江的“一号工程”在推动。

青岛在2019年年底发布了《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2)》,提出要培育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到2022年末,基本形成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青岛市大数据局发布了《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培育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电商物流等3-5个千亿级融合创新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商贸服务、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装备、橡胶化工、现代农业等传统支柱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能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青岛的“国际客厅”升级为“数字国际客厅”,提出加快建设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智能家电、工业互联网等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

青岛入选全国首批5G试点示范城市,5G基站数量破万。在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里行动较快,领先半个身位。在加快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创造更多的内容场景方面一直在努力。

不可否认,青岛数字化转型也存在一些不足,薛铮认为,青岛数字经济产业还有待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还比较小。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自我革命,不仅是一种技术变革,更是一场认知与思维革命,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城市竞争格局可能会迎来新一轮洗牌。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初志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