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正式上课第一天高三学生“静下来”

4月15日,岛城百所高中开学复课,6万余名高三生返校。 16日正式上课第一天,记者采访各高中发现,学生和老师已经迅速“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作为山东新高考“6选3”的首届考生,这些高三生之前在校一直是选课走班模式。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学生现在实行固定教室固定座位上课,无法走班,为此各学校利用直播课堂、上录播课、当面授课等方式实现了学生选科上课。

学生不动,线上“云走班”

“15日返校当晚,我们全体高三学生和老师进行了网络和直播课堂的测试。 16日正式开始上课,学生和老师都适应得不错。 ”青岛实验高中高三年级主任陆燕介绍,为了适应疫情期间每班不超过30人、不允许走班的新要求,学校采取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其中语数英三科采用AB班轮流模式,原来一个教学班拆分成的AB班,A班老师面对面授课,B班同步上直播课。 6选3选科科目,则采用1个课时直播、2个课时录播的方式进行。 “第一课时,6科老师同时开直播,学生任选一科看直播课。直播的同时老师的授课内容也被录制下来,剩下的两个课时,学生使用Pad看录播。 ”她介绍,这样学生固定在教室不动,老师在专门的录课教室直播,利用3个课时解决了6选3授课问题。

青岛实验高中高三师生实行封闭式管理。 “原来的13个班调整到26个教室上课,老师自习课管理、答疑的工作量增加不少。 ”陆燕透露,疫情期间答疑等环节学生固定在教室不动,老师提供“上门服务”,针对学生反馈上来的问题,进入各个行政班进行“点对点”个性化辅导。

重返课堂,师生“快适应”

“学生回来后进入学习状态非常快,学习方面甚至没有感觉出来需要特别的适应期,只有防疫方面需要熟悉一下。”青岛五十八中副校长吴峰说,16日复课第一天,学生和老师们迅速进入了状态,学生上课和老师集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5日高三正式返校之后,学校高三授课班数由14个增至28个班,老师的上课负担也翻番,吴峰透露,对此老师们早已做好了准备。 “虽然老师负担加倍,但我们老师比较能打硬仗,也都做好了准备,今天一天无论是上课状态还是集体备课都非常好。 ”他介绍,从正式上课首日来看,老师们也适应良好。

“收心考试”,为学生把脉

即墨实验高中高三年级28个班1100余名学生,返校报到首日就先迎来了“收心考试”。 15日晚上,高三学生就开始了首场测试“收心考试”,考试从15日晚一直持续到17日上午,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严格按照今年的高考时间安排进行。 “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备考已经到了分秒必争的阶段,所以返校后很快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教与学上来。通过15日上午已经开课几个班级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家都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课堂机会。 ”高三级部主任张伟伟说,15日当天安全防疫演练结束之后,学生们就已经开始了第一节文化课,正式进入了教学模式。

“未来两周,我们所有老师和同学们都将24小时在校内生活,相互交流会更方便。 ”张伟伟介绍,“收心考试”后,学校将会尽快根据检测结果对整体及每个学生会诊,精准把脉,尽快开出处方,保证每个同学都不会因为疫情而掉队。

效果咋样,下周看“一模”

记者从青岛市教科院了解到,4月23日到26日,青岛市将组织2020年第一次全市统一的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考试,全程模拟高考,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模”。这次考试将检测学生一轮复习效果,同时也摸底学生之前居家线上学习的质量。往年“一模”考试多安排在三月上旬举行,今年因疫情影响被推迟进行。据了解,眼下各校均已经进入二轮复习阶段。

“这周我们主要进行学生从居家线上学习到返校之后线下学习的衔接,同时根据各个学科二轮复习的进度和节奏,在按照计划进行二轮复习的同时,增加一些模拟训练应对下周的‘一模’。 ”陆燕介绍。

青岛二中副校长法少鹏介绍,二中这周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实现线上到线下的过渡,每个学科集备组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衔接计划。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杨海涛 赵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