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螺狮壳里做道场 灵山卫街道第一座乡村记忆馆建成

鸡舍狗窝炉灶,凌晨两三点排队打水……这些北窑等村过去的生活场景,在面积仅有360平方米的建筑里被复制得如此鲜活,以至于村里的老人们看后,眼里都盈满了泪水。

如何让灵山卫街道珠山文苑社区能留得住乡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街道的文化干部可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建设‘山居记忆馆’,要注重神韵,并非简单陈列一些收集来的老物件,更需讲好乡村故事,引起参观者共鸣,让乡愁、乡情真正有一个鲜活的档案,一个落脚的阵地。”年近六十岁的街道老宣传干部殷常伟说。

重现乡土回忆

走进灵山卫街道珠山文苑社区山居记忆馆,在一楼展示区左手边呈现的是灵山卫城的老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北窑、黄石圈和张家村三个村。这座“乡村记忆馆”主要讲述的就是这三个乡村的历史变迁、生产生活、民风民俗。

拾级而上,是用楼梯布置展现的崎岖山路以及墙壁的浮雕山石造型,再现了村民当年披星戴月在山涧取水的场景。“以前住在山上没有自来水,我们每天都要往返十多里山路靠肩挑手提去取水吃。在排队打水的时候,我们就望着天上的星星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说起曾经的苦日子,北窑村村民张大娘感慨万千。

走上记忆馆二楼,有旧时“农耕岁月”的犁具、磨盘、草编蓑衣等;也有印满时代烙印的煤油灯、粮票、收录机等。“这些藏品都是由村民们提供的,这些老物件可是我们困难时期拼搏的见证,这里面留着念想呢。”黄石圈村党支部书记于勇向记者介绍。

来到最后一个展区,是用一张张照片展现三个村拆迁前后的对比。照片中有炊烟袅袅的山村生活,也有村民们拆迁搬家时的喜悦笑容……看着这些场景,一股浓浓的乡土情怀涌上心头,“我们要让老年人到这里,能回忆过往;让年轻人到这里,能珍惜幸福生活。”于勇说。

铭记乡村精神

在影像文件资料展区,一本本用毛笔字、钢笔字书写或用铅字排版的账单、村集体收入明细单等账本,详细记录了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三个村生产生活情况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村史图文资料和实物收集非常困难。开馆前期,我们同村干部先后走访村民600余户(次),征得了村民们的积极配合,搜集了大量的上世纪资料,我们还专门组织10名大学生对三个村的过往旧事进行搜集整理。”珠山文苑管区负责人赵世宝告诉记者,

在该展区还用一面墙壁,展现了三个村获得的各项历史荣誉,以及历届村干部的名字和任职年限。其中,再现了原北窑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刚同志生前发扬优秀共产党员鞠躬尽瘁、奉献为民的精神,带领北窑村从一个村集体年收入只有7000元的穷山村变为年收入几千万元富裕村的感人事迹。“以前,我们村天天吃了上顿没下顿,玉刚上任后,接过村里的‘烂摊子’,让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吃上了自来水,过上了好日子。”凝望着墙上的照片,张大娘的眼角沁出了泪水。

这样的做法不禁让记者眼前一亮,赵世宝说,“建设‘山居记忆馆’,一定不能少了乡村精神,记住乡愁,更多的是记住‘精神家园’‘心灵家园’,这样才能引起大家共鸣。”

唤醒情感共鸣

与其说这是一座馆,不如说这是一条回望来时的路。

“村里拆迁的时候,看着家家户户的‘老伙计’被丢弃感觉太可惜了。它们代表的不仅是一段岁月,更是一种念想。”赵世宝告诉记者,当时三个村一同商议决定为这些老物件建一个展示馆,记住它们承载的记忆和故事。一声号召,八方响应,几经搬迁才有了今天的“山居记忆馆”。

记者了解到,2011年,随着北窑、黄石圈和张家村三个村村民的回迁,珠山文苑社区成为当时“新型农村社区”的典型代表。“村民‘洗脚上楼’,大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与此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却略显单调,每逢过节,不少村民都感慨,‘生活富裕了,日子却空落了’,让乡村的乡情乡愁有所依,是我们所欠缺的。”谈起“山居记忆馆”建设的初衷,于勇告诉记者。

而今,“山居记忆馆”的建成,不仅为“洗脚上楼”的村里人追远怀旧搭建载体,也展现老一辈人的奋斗精神,给后人们带来思想上的洗礼,也让乡村历史文化得以延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唤起村民们情感上的共鸣,增强人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李涛 陈超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