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有温度的医者”风采录 | 郭勇:与死神赛跑的“生命卫士”

悬壶济世,他用大爱诠释“生命卫士”,拼尽全力守护生命;精益求精,他用仁心练就“回春妙手”,传递爱心温暖病患。他叫郭勇,现任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他每天的工作常态就是与死神赛跑、同生命竞赛。每次,郭勇和同事在这座战场上并肩战斗,协力从死神手里把病人的生命抢救回来,他都觉得无比欣慰。郭勇曾参加抗击非典,奔赴福州、成都、西宁等地筛查隔离发热病人。工作多年来,从未休过职业假,只要病人需要,他就随时来到病人身边,他把病患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面对困难与风险

他选择责任与坚持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像是战场的前线。2008年,郭勇来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首先面临的是科室的选择。在这些年来医患矛盾突出的社会大背景下,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大多都想调离这一岗位。但郭勇却毅然选择了这一岗位,急诊同时兼任120急救出诊工作,一干就是五年。

郭勇与在另一家医院做护士的爱人育有一对双胞胎,家中老人身体不好,也不能帮忙照看,繁忙的工作让他们经常不能照料孩子,有时只好委托给邻居照看,等回到家里,孩子已经在邻居家睡着了。五年来,他没有休过一天班,更没有休过职业假,只要病人需要,他就随时来到病人身边。他这样做,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因为他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用他自己的话说:“看着一个个危重病人在我的治疗下渐渐脱离危险,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会擦干劳累的汗水和病人家属误解时的泪水。”

郭勇作风严谨,认真负责,五年来不仅杜绝了事故差错,还出色参与完成了多次重大抢救工作。他对病人一片仁心,遇到“三无”病人,他总是自己掏钱为病人买饮食,带头组织大家为病人捐钱捐衣物,遇到大便困难的老人,他就为病人抠大便,病人进食困难,他就为病人装胃管喂食,五年的急诊和120出诊工作,为日后进入重症医学科打下了基础。

面对创业与创新

他选择挑战与承诺

医无止境,医生是永远学习的职业。2012年,医院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医院进行改扩建,新设重症医学科。性格中不甘平庸的他,又一次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他深知未来充满挑战,医院创业急需提高软实力,新的学科领域急需新的人材,医院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新科室,也重新选择了自己,得到了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培训的机会。出发前面对医务科主任“将来重症医学科体现的是整个三医危重症救治能力,学成回来如果不能提高三医的救治水平,那就是在给三医抹黑”的话,让郭勇心中充满使命感和压力。此时,他已暗暗下定了决心。

在上海医学院,初次接触到重症医学科的郭勇,立刻发现重症的思维模式与救治理念和普通科室完全不同。人家说的理论自己一点都不熟悉,以往自己积累的知识在重症领域没有施展之地,忽然间一种彷徨袭上心头。想想自己背负的任务,真是压力山大。不久,焦虑、失眠、脱发、胃溃疡、消瘦一起向他发起进攻。但郭勇没有被这些困难压倒,咬牙熬过了最困难的头三个月,从点滴开始学习重症相关知识。从危重病评分到血流动力学评估与监测技术,再到呼吸机应用技能、营养支持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抗生素使用策略、水电解质平衡理念等等。经过六个月的辛勤努力,基本能和重症领域的前辈们探讨交流了。为了加强动手操作能力,让自己尽可能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及监护措施,郭勇又主动为自己加压,申请到手术室继续学习两个月。一年匆匆过去了,他技术水平也随之上了一个档次。就在他即将踏上归途之际,带教老师对他说:“上海医护人员紧缺,工作比较好找,收入也比青岛高,你如果想留在上海,我可以帮忙与医院协商。”但被他谢绝了。郭勇说:“我是三医培养的,背负责任来学习,我一定要回到三医去。”2013年底,他回到医院后,协助科主任创建起自己医院的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刚一成立,面临着人员少、结构年轻,相关知识缺乏等重重困难,他又投入了带教培训工作,手把手教授年轻医生操作,想方设法外借、改造完善设备,先后在医院开展了十余项诊疗新项目。创建科室一年多来,他坚持手机24小时开机,相关科室请求会诊随叫随到,坚持举办科室业务讲座,没有休过一个休息日,科里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他始终不改初衷,坚守着自己的那份承诺。

面对患者生死

他选择勇气与担当

重症医学科刚建立开业不久,急诊来了一位坠楼儿童。患者年仅四岁,从六楼坠下,呈多发伤,生命垂危。由于三医尚无小儿外科,当时外科、儿科医生都建议转院治疗。郭勇对孩子进行全面评估后认为,转院途中风险可能更大。已为人父母的郭勇出于挽救孩子的强烈愿望,顶着压力向患者家属说明转院风险,如果一定要转院,也要等病情稳定以后再考虑。经与家属充分沟通认可,患者收入了重症医学科。

随后连续十几天,每天详细地评估各项生理指标,与家属沟通病情变化与治疗情况,耐心与理解终于换来了患者家属的信任,以致后来病情好转允许转院时,家属也坚持在三医治疗。但是,孩子复杂多变的病情,对医务人员是一种巨大的考验,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出现,郭勇和同事们就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闯。经过种种艰辛,孩子不仅活了下来,而且顺利出院。一个月以后,当孩子父母带着孩子和锦旗来到科室时,看着健康活泼的孩子,在场的每个人都发出了由衷的惊喜和赞叹。后来,省、市多家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是啊,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有什么比经过艰苦努力看到患者康复更有成就感呢?  

选择了从医之路的郭勇,十三年一路走来,有过彷徨却没有回头,洒下一路汗水和泪水,却收获了更多喜悦与成功。负重的临床工作,日复一日地书写着一个人民医生无悔的选择,口罩的后面从容绽放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美丽的坚守。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李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