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之称的晚清第一教科书——《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最初出版于1901年,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由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此书既是一本小学生的启蒙书,也是一本小型的百科全书,全书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将汉字学习与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相融合,其文化深度让人赞叹。最珍贵的是书中学问中西齐备,全书第一字为“天”,讲“至高无上为天”,又讲“天,积气也,气包乎地”,中西贯通;最罕见的是书中爱憎分明,依据当时实况将台湾岛、钓鱼岛等我国固有领土画入;最难得的是一本严肃之书又充满了童趣,“雪”字的配图就是一副孩童堆雪人的童真之图。
本书编者为著名教育家刘树屏,光绪十六年(1890年)恩科第三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900年,刘树屏出任澄衷蒙学堂首任校长,1901年夏这套课本付梓印出。本书范字书写者为著名书法家唐驼,1901年,唐驼为澄衷蒙学堂缮写了《字课图说》8册,均以正楷书之,结字清新优美,书成广受赞誉,从而名扬沪上。
至于本书的插图绘制者,扉页题为“苏州吴子城”。经过有关专家查考,“吴子城”系旧时民间对苏州内城的称呼,实当并无此人。刘树屏在本书凡例中说:“绘图,凡名字动字之非图不显者,均附以图,或摹我国旧图,或据译本西图,求是而已。”可见,本书并未雇请专业画师来绘制插画,但是从插画的效果来看,绝大多数为当时流行的“点石斋”风格,还是颇具风采、气度的,有论者甚至称誉说“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本书影印姚石子先生手泽的首版初印本,文图一仍其旧,装帧为竖版线装,正文选用55克轻型纸,封面选用春夜兰星点纸,书名印于条签之上,再以手工贴于封面,青岛出版社标记及孔子书房出品标记均先以白墨印出衬底、再于衬底上胶印而成。作为庆祝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的献礼图书,本书止印6000套,印完即毁版,以赋予其收藏价值,衷心希望喜爱本书的读者能藉由本书发现久违的古典之美。 (本报记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