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亲情的记录》在青岛出版集团举行首发

 

IMG_0015 

IMG_0023

IMG_0026

《亲情的记录》首发式现场

昨日上午,《亲情的记录》首发式暨周保章同志报告会在青岛出版集团举行。作为向建国65周年献礼图书,《亲情的记录》一书是邓颖超同志写给周恩来同志的侄子周保章的50封信,由人民出版社和青岛出版社联合出版。从1957年的第一封信到1981年的最后一封信,时间跨越了20多年。隔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再读这些拳拳亲情、谆谆教诲的信,让人再一次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的信仰坚定、克己自制、茹苦奉献精神所震撼。

 

亲情的记录2

《亲情的记录》

由人民出版社和青岛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亲情的记录》一书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记录了邓颖超同志写给周恩来同志的侄子周保章的50封信。从1957年的第一封信到1981年的最后一封信,时间跨越了20多年。隔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再来回读这些拳拳亲情、谆谆教诲的信,让人不禁再一次为老一代无产阶级领导的信仰坚定、克己自制、茹苦奉献先震撼,再感佩,又追思。

本书在十八大进行新一轮改革之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过程中出版,对于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老一代的无产阶级优良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正面积极作用。该书通过50封信向读者展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备受人民爱戴的“人民勤务员”周恩来同志光照汗青的人格力量,以及清风拂面的领导作风。他在处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苟利国家生死以”,在子侄的教育问题上严字当头、纪律严明、不搞特殊,在日常生活上艰苦朴素、克勤克俭,是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和干部最好的学习楷模和榜样。

本书由官方权威机构—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著,该编研部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内设部门,专门编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撰写他们的年谱、传记,并研究他们的思想、生平。本书的出版将是邓颖超家书的首次面世,这不仅能够还原历史,而且还能加深大家对邓颖超的认识和了解,为邓颖超研究提供历史资料,是一份珍贵的史学材料。

书中的50封信同时也展现了周恩来、邓颖超老一辈的家风教育。对比当前官二代、富二代的拼爹时代,应该引起社会的反思:究竟什么是留给孩子的财富?什么是家风?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周恩来官高至一国总理,他没有为周家后代留下一分钱的财富,在上学、就业、生活中方方面没有利用职权为其提供任何的便利,在党性纪律要求方面对待子侄近乎严苛。他不要求子侄当官,子侄基本都在基层工作。但是从这些信中可以看到他老人家对家庭后代做出的艰苦朴素、严格自律、克勤克俭的人格示范,以及在其人生道路上的关键的方向指引、正确的思想启发、温暖的心灵关怀却是让后代千金难买,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教育思想直抵目前家庭教育的沉疴顽疾,本书也是整肃家风、提升家规的红宝书。

整本书行文都是家常话,读起来情沛意挚,充满温情,不仅是对情感的浇灌,更是对心灵的洗礼和荡涤。作者为了让读者更清楚更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以便于更深层次了解邓颖超同志对其的款款深情和舐犊之爱,特意在每封信结束后都加上了通信的背景,对信件进行补充说明。这些信件背后的故事有些是第一次披露,更增加了可读性。

 

IMG_0019

周保章

周保章在报告会上讲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