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魏晓曦:用桥梁书《爱的甲壳虫》搭建图画书与文字书的彩虹桥

青岛财经日报 记者 孙晓萌

如何让孩子们有效地从图画书阅读过渡到文字书阅读,并慢慢地爱上文字书?8月12日下午3点,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魏晓曦,携新作桥梁书《爱的甲壳虫》来到崂山涵泳阅读复合空间,举办了“独立阅读——从童话桥梁书开始”主题绘本讲座,向现场的小朋友和家长解答了这个困扰已久的“阅读难题”。

IMG_0844

IMG_0845

六本桥梁书,搭建图画书与文字书的彩虹桥

《爱的甲壳虫》系列桥梁书是专门为6-9岁小读者量身打造的原创美绘桥梁书。全套共六册,包括《树精灵和雪人》《女巫口袋里的鱼》《兔子安菲特》《老鼠先生和冰豆》《巨人西米和猫骑士》《奥莉雅的奶牛》。光是这些“神秘奇妙”的名字和精美的封面,就已经吸引了现场很多小朋友的目光。

那么,什么是“桥梁书”呢?魏晓曦现场展开了科普:“桥梁书是介于图画书和文字书之间的一种书。是童话书过渡到文字书之间的‘桥梁’,小读者可以通过对桥梁书的阅读,有效地从图画书阅读过渡到文字书阅读,并慢慢地爱上文字书。”

魏晓曦表示,桥梁书和童话书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文字与图画。先拿文字来说,桥梁书的故事较为短小,文字量控制在8000-10000字之间。一方面,一二年级的孩子,对于30000-50000字的“大部头”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另一方面,童话书又偏重画面和构图的视觉传达,孩子若是长期停留在童话书阅读,容易忽略对文字的思考,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文字阅读能力的形成。所以,桥梁书凭借其句子简短,整体篇幅不长,故事情节相对简单等众多优点,让中低年级的孩子仅仅拿出两三天的时间就能读完一本,让他们在得到提升的同时有一种阅读上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潜移默化间提升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除了文字的优势,桥梁书的插图也意义非凡。《爱的甲壳虫》系列桥梁书的图片与一般的图书插图不同,它们的作用不是简单重复文字的内容,而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做了拓展,在文字表达的同时提升了主题,插图的创作更加注重了想象力。以《树精灵和雪人》为例,这本书邀请了国内著名插画艺术家配图。不同于注重商业范畴的插画家,插画艺术家会使画面的呈现和表达更有趣味性,不仅强化了孩子的文学性,也强化了他们的艺术性,对于低幼龄孩子来说,易于感受作品的艺术情趣,享受诗意的体验。

IMG_0846

三个关键词,兼顾童年趣味与童年品味

魏晓曦表示,孩子在平日的阅读中,喜好挑选幽默、漫画以及重复孩子日常生活的校园故事,这些内容往往只是在表层上复述孩子的生活,却没有从深度的儿童哲学视角考虑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她认为,在儿童文学的创作方面,不能盲目迎合孩子喜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作品强化孩子的艺术审美,兼顾童年趣味与童年品味。魏晓曦直言,我们大人往往将孩子想得过于简单,目前国内儿童文化产业链条上有很多商家与平台,觉得儿童的读物既简单又好赚钱,事实上儿童文学是一个内涵深刻的学科门类,是由极其庞大的理论基础奠定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儿童文学的作者,应该更多层次地关注孩子的内心真实世界,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认为孩子都是幼稚的,家长和作者们应该通过“儿童不可知性”理论去理解儿童内心深处的情感。

据了解,本套桥梁书的内容强调了三个关键词:“爱”,所有文学作品中最永恒的主题;“想象力”, 正如作者在书中写的“童心是童年里的星星,童年是童心的夜空”, 想象力是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最可贵的宝藏;“自然”,本系列书的背景集中于森林、农场,作者表示:“我相信,大自然是爱和成长的礼物,所以,我期待这些作品中的绿色自然基调可以带给小读者无限的亲切感,当然,我更希望孩子们可以热爱大自然,拥抱大自然。”

魏晓曦向我们分享,现在的孩子普遍会提出诸如“每天生活类似并无特殊,日记无内容可写”的问题,其实儿童和成人一样,每天面对的生活中有大量重复的内容,儿童文学作家要做的就是在常态下挖掘灵感,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生活不同的视角,这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树精灵和雪人》是我修改次数最多的一本,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是生活在森林里的众多树精灵中的一员,当所有树精灵第一次看完雪纷纷回家时,只有主人公留下守护雪人,它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据了解,这个情境的设定就是想让当今社会孤独的孩子们找到心灵的共鸣,满足众多孤独的孩子寻求友情的欲望。再者,主人公每次见雪人也都会为它准备礼物,这样的情节安排也能在潜移默化间让小朋友感受到成长的路上需要“放下爱”“放下信任”“放下友情”;最后雪人化成水以满足从未见过海的主人公看海的愿望,这样的情节,也能让孩子逐渐领悟到,在“放下爱”的同时,也会“收获爱”。

无数次学校调研,建议“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

那么,对于一个成年作家来说,如此童心从何而来呢?魏晓曦表示,她平时经常去学校调研,与学生交流,搜集素材。《树精灵和雪人》的素材就源于,在平常交流中,捕捉到很多孩子对雪的渴望。因而她将故事的背景都设置成孩子在生活中并不经常看到的场景,比如森林、比如牧场、比如期待的下雪天……从而拉近作品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魏晓曦直言,目前国内少儿读物市场的桥梁书大多是引进的,作为国内原创的儿童文学桥梁书并不是很多,她希望能完善国内桥梁书市场空间的品类。同时,她个人对桥梁书也非常有感情,从事出版工作的她,做了大量少儿读物的调研,发现一二年级的孩子对桥梁书的需求非常急切,因为一二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比幼儿园的孩子提升了一个层次,但他们也同样面临读文字书时无法全神贯注,没有兴趣等困境。对此,魏晓曦建议大家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用同样高度的视角,感受孩子内心的期待和向往的世界,要重视和孩子的亲和力,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希望本书能给适龄的受众群体带来兴趣上的启发,提升孩子们的阅读水平。”

一个少儿电台,让孩子身临其境

据悉,本套书的版权已输出海外六国,更让人激动的是,本套桥梁书同时配备了“少儿电台”,孩子们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听到梅子涵老师的序言、听到作者自己的发声以及专业公司录制的图书内容。更加特别的是,录音中加入了许多有趣的音效,比如牧场奶牛的叫声等,能让孩子身临其境地“走入”这个故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