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实现警力共享,深化科技赋能,真正让市民和企业更便捷地了解和办理常见公安基础业务,11月18日,由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中山路派出所与青岛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市南区大队车管分所共同打造的流动式“e动融警站”,正式和大家见面了。

多项公安基础业务少跑腿
“这么快就把我在车管所留的联系电话改好了呀,真是方便!”在市南区河南路兰山路路口,市民张先生刚刚在交警的帮助下,通过交管12123APP,把自己名下的机动车预留手机号码进行了修改。
据介绍,目前,该流动警务服务站在交管业务的办理上,涵盖了车管业务、交通事故处理和交通违法处理等方面,包括个人的申请补领驾驶证、车辆年检、学法减分、审验教育、考试预约、交通事故视频快处、车辆选号、货车电子通行证申请及交通违法处理等近20项高频交管业务,均可一站式解决。

在派出所的日常业务方面,身份证、居住证、无犯罪记录等业务,也可以在流动警务站实现办理。“一站多能”让很多现场的市民和游客,从以往的“知道很多公安的业务可以在手机上办但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变为由民警现场手把手教学或为市民现场办理提交,交警和派出所民警有机合作、专业高效,让多项公安基础业务更迅捷地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多省劲儿”。
“流动”的民意收集器
“交警同志,咱们可不可以为老人上门体检换驾证?还能不能再开发些手机上就能办的公安业务?”在中山路社区,刚刚完成学法减分体验的居民王女士,一边把“市南车管常见业务服务码”拍照发给家人朋友,一边向警务站的民警咨询和建议着。
在社区中心一楼大厅,民警为附近的居民现场进行电动车挂牌。“住的近,十来分钟就挂好牌了,真方便。”市民李女士笑着说。

据介绍,流动警务站在提供业务办理服务的同时,更是一部流动的民意收集器。从商圈到景点,从社区到学校,无论是商户、市民、游客,还是学校的师生家长,所到之处,只要是对公安工作的建议或需求,在场的派出所民警和交警都会“打包认领”认真记录,用心对待每一条收集到的民意,努力做到件件有回响、时时放心上。多警赋能不仅提高了公安基础业务的办理质效,也拉近了警民沟通的距离。
更强治理更优服务
对每一名流动警务服务站的民警辅警来说,既是听民声、解民忧的“民意收纳器”,更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警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和商户,对于单位和雇员的一些公安类基础业务存在不知道该不该办理,具体怎么办理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商户,我们流动警务站主动上门,在普法说法的同时,带来更暖心的服务,这也是让我们不同警种的服务质效更好地转化为助力企业发展的动力。”中山路派出所所长代意说。

科技赋能下的多警种合成作战,提升警务实战效能,将“e动融警站”打造成守护平安的坚实堡垒和服务百姓的暖心驿站,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全和便捷就在身边。
据介绍,接下来,市南公安将依据民生需求不断调整服务范围和方式,将“公安警格”与“社区网格”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交管业务进社区,更好地实现公安业务与民生需求的双向奔赴,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更真切地感受到“市南公安,为民平安,护您畅安”。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海杰 通讯员 屠尔齐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