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基层警力不足、警种壁垒突出、警务效能不高”等现实难题,青岛市公安局即墨分局结合当前公共安全监管形势,本着“资源整合、勤务融合、效能提升”的原则,选定田横、温泉、鳌山“3处”基层所队为试点,探索推出基层所队巡防互融、管控互融、接处警互融、宣防互融等警务运行新模式,取得了警务精准度、区域治理度、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的良好效果。
从“各自为战”到“联勤联动”,“交所融合”暖心守护群众平安出行
据了解,即墨的3个试点派出所打破原有值班备勤模式,实行“警种联合、人员同编、统一指挥”的值班模式,派出所警力与公安交管中队警力混合编组、统一安排勤务,每个值班警组均配备派出所和交警中队的民警辅警,共同开展警情处置、巡逻管控、事故勘查、风险排查、安全防范宣讲等各项工作,由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实施统一指挥调度。
即墨区鳌山卫街道办事处有港中旅、滨海公园、鹤山、小管岛“四大景区”,节假日期间游客密集、人流车流突出。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即墨公安交管大队滨海公路中队与鳌山卫派出所“巡防融合”,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在游客较为密集的滨海公园、鹤山风景区沿线重点道路实行联合巡防勤务,在交警开展事故处理、交通疏导的同时,派出所民警协同开展现场秩序维护,调解因剐蹭产生的矛盾纠纷,有效保证了游客的安全,也通过耐心调解及时化解因小剐小蹭产生的“火气”,“白帽子”与“蓝帽子”的联勤联动,实现了治安警情和交通警情从“被动接警”到“主动发现”的大转变,处警效率大幅提高。
从“分线治患”到“全域布防”,“交所融合”交上1+1>2的平安答卷
即墨公安区分主城区和农村地区不同治安、交通形势特点,通过“交警+特警”“交警+派出所”联勤方式,分类靶向制定“五大类”巡防勤务方案,含主城区巡防勤务、农村地区巡防勤务、社会面管控常态化勤务、区间重点区域管控勤务、夜间重点部位“三警”联勤,实现巡防全区域覆盖。
在主城区范围,确定9处重点路口实行“交警+特警”混合编组巡逻机制,制定“联合巡防”勤务方案,共同承担治安盘查、交通疏堵、查纠违章等职责。夜间时段,突出治安复杂、交通违法高发区域管控重点,采用“固定查缉+铁骑巡逻”的方式,协同维护夜间公共安全。
在农村范围,试点派出所及交管中队结合各自辖域特点,围绕主干道路、社区、村庄和“九小场所”等管控要素,立体化划分巡逻防控网格,横向统筹“点、线、面、片”,纵向构建“区域网格-重点巡区-联动片区”,一体化布设“大巡防”格局,推动治安纠纷调解、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同频共振。
据介绍,“交所融合”“交特联勤”运行以来,即墨区主城区和农村地区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全面提升,各类违法查处数同比上升128%、试点所队治安、交通警情和涉警投诉数量同比下降34.93%,警务运行质效显著提升。
从“单一宣教”到“效能聚合”,“交所融合”打包式宣防筑牢安全线、守护钱袋子
2025年10月15日,即墨公安交管大队温泉中队与即墨公安温泉派出所联合走进荆疃社区开展普法宣教活动。这一联合宣教方式,也让社区工作者产生了疑惑,都笑着问道:“怎么这次宣传派出所和交警一起来了?”宣讲队员解释道:“这是当前正在推行的‘交所融合’一体化宣教模式,通过整合派出所、交警中队宣防资源,实现‘一次宣教、多重效果’,更好地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普法活动中,结合本地实际,联合宣讲典型交通违法、电信诈骗案示例,同时向群众递上《秋收农忙安全莫忘宣传册》《全民反诈识骗防骗宣传册》,以“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形式,让交通安全、防诈骗常识走进群众心中,全力筑牢安全线,守护钱袋子。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海杰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