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三箭齐发!国资基金撬动青岛产业升级

初冬的青岛,资本市场的热流正悄然涌动。短短一个月内,三支总规模达4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相继扬帆启航,为这座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资本暖流涌动

细看这三支基金,每一支都精准瞄向了青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赛道。

青岛国信海洋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带着10亿元的资金实力,将目光锁定在海洋健康产业这片“蓝色沃土”。作为青岛的传统优势领域,海洋经济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同期,青岛国投化工新材料股权投资基金也正式亮相,同样手握10亿元资金,专注于化工新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今天,新材料无疑是支撑众多产业发展的基石。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规模达20亿元的海洋可持续发展(青岛)股权投资基金。这支基金背后站着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和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这样的“实力派”,将致力于海洋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布局。

精准产业布局

这些基金的出资结构透露出一个明确信号——国资正在有意识地引导社会资本流向重点产业领域。

“这就像种地,不能大水漫灌,而要精准滴灌。”一位业内人士形象地比喻道。在这些基金的背后,总能看到青岛市财通项目协同引导基金的身影。虽然该企业今年7月15日才成立,但这只年轻的引导基金已经迅速投资了5家企业,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效率。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日青岛智联绿色能源股权投资基金顺利完成备案,成为青岛市出台基金投资新政后首只完成备案的市级基金。从政策出台到基金落地,整个过程流畅得让人眼前一亮。

肥沃政策土壤

任何产业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肥沃的土壤。

在今年秋天的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青岛发布了《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描绘出一幅清晰的基金产业发展蓝图。

这份方案的核心,是通过“三个聚力”、“五大赋能行动”,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构建科学高效的基金管理运行体系。

到2027年,青岛将形成更加完善的基金生态体系。根据行动方案,青岛设定了明确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市属国有企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项目金额突破1000亿元。为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每条产业链匹配一组产业基金,推动基金对科技创新赋能更加精准,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效能进一步提升,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一系列庞大的资金将在未来几年内,如同春雨般滋润着青岛的创新沃土,推动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在青岛集聚发展,助力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如今,这批带着产业背景和国有资本基因的基金已经开始运作。它们如同一位位细心的园丁,在青岛的经济园地里精心播种、细心培育。假以时日,这些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汇聚成一片生机勃勃的创新森林。

站在这个冬天的起点,能够感受到青岛基金业春天的气息。当资本与产业温柔相拥时,这座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必将翻开更加精彩的篇章。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雯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