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文明礼让成风尚!青岛“11·11排队日”绘就城市最美风景线

近日,深秋的青岛寒意渐浓,但在山东路、宁夏路等路段主要公交站点,早晚高峰时段的候车队伍却秩序井然,成为街头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线。这并非偶然现象,而是青岛持续倡导“11·11排队日”、深耕城市文明沃土结出的硕果。从市民自觉排队的日常习惯,到公交志愿者的常态化引导,再到富有创意的主题宣传活动,文明出行的理念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自觉排队成常态,细微之处见文明

11月11日下午5时多,市政府山东路站点迎来了晚高峰。长约几十米的候车队伍沿着护栏有序延伸,几乎每位候车市民都自然地与前人保持着舒适距离。当公交车进站时,队伍流动起来,有人快步上车,也有人为寻座位继续安静等候下一班,整个过程默契而高效。

“现在大家排队意识特别强,几乎不用提醒。”在附近写字楼工作的胡先生对此感触颇深,“客流最大的时候,队伍能从公交站排到地铁口,但很少见到拥挤插队。这种环境里,谁都不好意思破坏规矩。”市民江女士也欣喜地表示,有序的乘车环境不仅提升了通勤效率,更让她对城市的文明风貌倍感自豪。这数十米的长龙,已然成为衡量城市文明尺度的生动标尺。

志愿服务常态化,暖心引导塑新风

文明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持续的引导与守护。在青岛,由城运控股公交集团组织的“青岛巴士”志愿者们,已成为各大客流密集站点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不仅在节假日和高峰时段坚守岗位,提供文明引导、行李提拿等帮扶服务,更将排队礼让的倡导融入日常。

“我们定期在重点站点开展活动,提醒乘客有序乘车,看到老人、抱小孩的乘客也会帮忙找座。”一位志愿者介绍,这种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如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市民的文明意识,使得自觉排队从个别站点的亮点,逐渐扩展为众多公交站点的普遍现象。

创新载体激活力,文明理念入人心

除了常规引导,青岛更注重以创新形式激发市民参与热情。在往年成功经验基础上,2025年的“排队日”活动推陈出新。一批精心打造的“文明排队主题宣传车”再度驶上街头,车厢内图文并茂的倡议海报和标语,将公交车变成了流动的文明课堂。

同时,市南巴士各分公司发起了“文明瞬间·光影随行”征集活动,鼓励市民用镜头捕捉身边的礼让、排队等文明行为,优秀作品不仅在主题车厢内展示,其创作者还能获得文明纪念品。“这种方式很有趣,能让更多人主动去发现和记录美好,从而更愿意践行文明。”参与活动的市民王女士分享道。这种互动性强、体验感佳的创新宣传,让文明理念在参与中深入人心,形成了“发现文明、践行文明、传播文明”的良性循环。

从市民一点一滴的自觉行动,到志愿者日复一日的暖心守护,再到宣传方式与时俱进的创新求变,青岛正以“排队日”为契机,将文明出行的“软要求”转化为市民内化于心的“硬习惯”。这道由无数市民共同绘就的文明风景线,不仅擦亮了城市文明的底色,更展现了青岛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深厚涵养与温度。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