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这里碰撞、成果在这里展现、人才在这里交流、合作在这里对接……10月31日,在2025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暨第二十五届“蓝洽会”上,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创大赛”获奖选手、外籍专家、来华留学生及归国留学人员等多元化智慧在此交融,他们用现身说法、项目签约、实地观摩、岗位对接等不同形式诠释着充满活力、魅力和创新力的“青引力”。

他们“已来”
“我在青岛生活了13年,已经算是半个青岛人了。”来自韩国的青岛滨海学院外教白和林认为,这里生活非常便利,人们非常友好,城市发展潜力巨大,是一座宜业宜居的魅力城市。

“青岛是一座让人忍不住赞美的城市,它充满着温暖、创新和机遇,历史传承与科技创新在这里和谐共生、协同发展,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青岛卓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李耀宗表示,青岛计划每年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5万人,他期待能为实现这一目标贡献引才力量。
中欧艺术协会会长、中比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磊于2018年留学归国来青创业,开设了全国首家比利时文化体验馆,成功举办了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音乐节等文旅活动,并逐步将业务拓展到中欧商贸、科创领域,实现了以文促商、以商兴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城市的托举。”王晓磊认为,青岛有开放包容的产业环境、务实高效的政策支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平台,能够吸引越来越多海归人才在这里心无旁骛地深耕梦想、创新未来。
他们“引来”
“蓝洽会”上,欧洲科学院院士斯拜罗斯·阿格图斯与青岛冥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探索绿色环保、低成本的类胡萝卜素材料生产新路径。

“我和‘蓝洽会’有着不解之缘。10年前,我作为一名人才,在‘蓝洽会’”上与企业签约;10年后,我再次参加‘蓝洽会’,代表企业与外籍高层次人才签约。可以说,‘蓝洽会’见证着人才和城市的共同成长。”青岛冥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健深有感触地说,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青岛的区位、产业和人才等“硬核”实力,特别是在海洋领域,青岛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海洋平台建设和人才支撑体系等优势。
李健表示,此次达成合作的“微藻室内LED光源兼培养技术平台生产类胡萝卜素”项目作为海洋生物技术项目,是青岛市重点培育壮大的海洋新兴产业之一,这也是企业将该项目落户青岛的原因。同时,他希望通过此次签约合作,借助青岛市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和人才集聚优势,共同推动项目早日取得新突破,助力青岛市海洋生物技术高质量发展。
他们“要来”
“蓝洽会”智引全球蓝色招聘活动以企业实力、薪酬竞争力等特点,吸引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觅岗寻职。

“我通过招聘网站看到此次招聘活动,专程从山西赶来求职。”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生韩羽婷告诉记者,她所学专业是银行创新与金融分析,侧重于选择银行、证券和企业的商业分析和战略分析等研究岗位,“这次参加招聘会,收获很大,有不少对口的行业和岗位,青岛是我未来择业的主要城市。”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李晨睿表示,她的研究方向是海洋生物科学,主要想在青岛市科研院所和企业寻找对口的科研岗位,此次与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岗位有了初步交流和对接,也希望能与华大基因等企业有进一步岗位交流与合作。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