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即墨区小戏小剧展演活动走进龙泉街道,国家级非遗柳腔的经典唱段率先登场,演员们韵味十足的唱腔、朴实生动的表演,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演的就像是咱身边的事,既好看又能让人琢磨点道理出来。”一位带着孩子前来观看的居民表示,这样的演出形式新颖、内容接地气,很过瘾。
据了解,今年以来,即墨区统筹专业艺术院团与基层文艺力量,持续开展多门类、多场次小戏小剧展演活动。同时,依托“即墨春晚直通车”选拔机制挖掘优秀作品,将国家级非遗柳腔、现代京剧等文艺形式融入乡村文化生活,唱响了昂扬向上的时代新风尚。
作为即墨本土国家级非遗,柳腔以“传统韵律+当代故事”的创新表达,成为时代新风传播的“声动载体”。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深耕现实题材创作,先后在区文化中心剧场、移风店镇等场所开展专场展演,推出《火种》《花落谁家》《面子》等精品剧目。
为让小戏小剧真正“源于群众、服务群众”,即墨区将展演同步联动“即墨春晚直通车”小戏小剧选拔活动,搭建起“启动报名——作品初评——集中展演”的完整链条,挖掘出贴近乡土的优质作品。其中,北安街道选送的《移风易俗之彩礼风波》直面农村婚俗陋习,倡导“婚事新办”理念;环秀街道选送的《姐妹们一起观花灯》描绘邻里互助、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传递“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之道;经典柳腔《小姑贤》选段则以传统家庭故事为载体,诠释“家和万事兴”的中华美德……这些作品从百姓视角出发,以真情实感诠释多元内涵。截至目前,即墨区展演活动已演出100余场,惠及群众数万人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