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薯条生产线刚刚投产,这是山东首条国产高端薯条生产线,70%的产品要发往日韩、东南亚,30%供国内销售。”近日,青岛胜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家食品”)智慧中央厨房生产基地建设现场,公司总经理燕立国指着刚刚上线的生产线向记者介绍。作为深耕冷冻蔬菜行业20年的企业,胜家食品此次投资1.8亿元布局预制菜赛道,融合10000亩南北种植基地与青岛港区位优势,构建“科研育种—订单种植—智能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预计全年产能将达4万吨。
区位与技术双轮驱动,打造薯制品出海枢纽
“选择在青岛建基地,首先看中的是港口优势。” 公司销售负责人王鑫拿着物流成本测算表解释,基地毗邻青岛港,到韩国釜山港仅459海里,冷链运输成本比内陆工厂低22%,“从内蒙基地采收的马铃薯,经铁路运到青岛港,再装船发往日本,全程72小时就能到港,比传统路线缩短3天。”王鑫介绍,这种“铁陆海”三路贯通的物流网络,让胜家食品实现“田间到码头”的快速衔接,为出口赢得时间优势。
支撑这一布局的,是胜家食品在南北三地打造的10000亩“金三角”种植基地。“内蒙古锡林郭勒是‘中国薯都’核心区,年均气温4.3℃,昼夜温差15℃,种出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18.5%,特别适合做油炸薯条。” 公司负责种植管理的张欣向记者表示。
在韩国市场,“我们连续20年出口韩国冷冻蔬菜,和希杰福乐味、大象集团这些头部企业都有合作。”王鑫介绍,韩国年进口薯条20万吨,主要用于炸鸡店,“希杰福乐味已经明确表示,明年基地投产后,每月要采购1000吨薯条,用于旗下连锁炸鸡店的供应”。
针对东南亚市场,胜家食品还专门研发定制化产品。“东南亚人喜欢用薯条搭配咖喱、酸辣酱,我们就开发15mm×15mm的粗块型薯条,还添加椰浆粉、香兰叶粉,贴合当地口味。”公司研发部主任李翠玉展示样品时说,企业计划与青岛农业大学共建“风味薯制品研发中心”,“目前已经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下一步会针对不同国家的饮食偏好,开发更多特色产品”。
更值得关注的是,胜家食品正与荷兰薯条巨头Farm frites洽谈合作。“对方每年销往全球的薯条达60万吨,要是能获得技术支持,借助其渠道进入肯德基、麦当劳供应链,市场空间会更大。” 王鑫表示,目前双方已就技术共享达成初步共识,“预计明年我们会派技术团队去荷兰培训,重点学习薯条风味优化技术”。
联农带农促增收,300岗位优先吸纳脱贫户
“我们在平度的种植基地,采用‘基础价+浮动价’收购模式,基础价每吨比市场价高200元,要是淀粉含量超过18%,还会再上浮5%。” 张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0000亩基地能带动5000户农户,“一户种2亩马铃薯,年均增收能有8000元,比种普通粮食划算多了”。
基地建成后,还将提供300个就业岗位。“优先录用脱贫家庭子女和返乡农民工,人均月薪5500元,比当地平均工资高1500元。” 在人才培养方面,胜家食品还计划吸纳20名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毕业生。“我们会安排研发总监带教,让他们参与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等核心工作,培养‘懂技术、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刘峰说,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缺口,也为学生搭建了就业通道。
站在基地建设现场,总经理燕立国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个项目不仅是建一个工厂,更是打造‘北种南加工、内外双循环’的产业模式。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能达8亿元,带动上下游10000人就业,真正实现‘端牢百姓菜篮子,鼓起农民钱袋子’的使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