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迅速迭代的推动下,版权产业正迎来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家层面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国家版权局也明确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版权工作转型方向。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正成为激活版权价值、拓展产业边界的关键路径。
在近期举办的版博会路演活动中,山西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展示的版权数字化解决方案备受关注。该方案综合运用数据标注、区块链存证与知识图谱等技术,有效破解传统版权“保护难、转化慢、价值单一”的困境,使报纸过刊、古籍文献等长期“沉睡”的版权资源焕发新生,为版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报纸过刊数字化已形成可复制的实践范例。以《澳门日报》(1958—2020年)为例,该公司通过高精度扫描、人物与事件数据标注、事件脉络提取等技术,将65万版报纸过刊转化为可检索、可关联的“历史数据粒子”,构建起支撑澳门社会变迁研究的大数据平台。“过去查找某个人物的相关报道需翻遍合订本,如今仅需几秒即可获取数十年内容,版权价值从阅读延伸至学术研究,应用场景极大扩展。”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古籍数字化同样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在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万卷阁”项目中,近2万册古籍经过分级数字化处理,结合语义识别技术标注关键信息,构建出融合时空维度的知识图谱。此举不仅缓解了古籍保护难题,更衍生出互动教育产品与文创IP等创新成果,让馆藏文献从书库走向公众。该项目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智慧图书馆创新应用优秀案例”。
山西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德虎表示:“传统版权多停留于物理形态,价值释放受限;而数字化技术能够对其进行解构、重组与关联,推动版权从‘固态资产’向‘流动价值’跨越,真正实现多元转化与持续增值。”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