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海尔兄弟的手办好可爱!”“三桶的双肩包在哪里能买到?”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现场,以“海尔兄弟”IP为主题的多种文创产品受到了参会者的追捧。
海尔兄弟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本届版博会上,我们主要展示了多种以‘海尔兄弟’IP衍生而来的文创产品,包括手办、冰箱贴、文具、徽章、痛包、咖啡杯、抱枕被等等。这些产品不仅具备年轻时尚的元素,更是能够展示海尔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探索,让广大用户认识一个制造业之外的新海尔。”
品牌IP化+内容创新+生态构建
作为青岛市极具代表性的本土企业,海尔集团以自身品牌LOGO形象为基础,创造了“海尔兄弟”IP,并于1995年首播《海尔兄弟》动画片,创造了中国动画史上首部大型科普长篇动画。该动画以海尔兄弟与伙伴们的环球历险为主线,将丰富的多学科知识融入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不仅开创了国产动画寓教于乐的先河,成为一代人的“科学启蒙导师”,更以“品牌IP化+内容创新+生态构建”的模式,为国产动画创作提供了多维度启示。
《海尔兄弟》动画片开启了海尔文化产业的探索之路,随着对“海尔兄弟”IP的持续塑造,海尔积极开拓儿童教育、动漫影视、数字科技、创意产品等全产业链条,覆盖多个产业领域。
据海尔兄弟品牌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尔兄弟”IP坚定跨界融合的发展理念,积极与各类品牌展开联名合作。例如,海尔兄弟与支付宝合作推出数字收藏品,上线当天销售量就达10万套;此外,海尔兄弟还与小红书和B站联名发布文化创意产品,深受年轻群体喜爱。
文创之外,海尔兄弟基于亲子生活场景,打造了“儿童泛科幻垂直社群生态圈”,旨在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为用户创造丰富的增值体验,最终实现润物细无声、以情怀代替广告的温情格局。2022年,海尔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共同发起“海尔兄弟有声公益科普项目”,公益科普广播剧《海尔兄弟历险记 拯救神奇动物》召唤海尔兄弟温暖献声,为全世界孩子奉献温馨的儿童节礼物;2023年,海尔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海尔兄弟打造了“探秘海洋之旅”定制丛书之《海洋·生态》《海洋·智慧》,并向已援建的海尔希望学校捐赠首批4万套科普丛书。
展现物联网时代的“新海尔”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曾表示,“海尔兄弟”IP的塑造将坚守传承内核、开放共创、生态赋能三大原则。在周云杰看来,海尔兄弟对文化产业的探索,展现的正是海尔在物联网时代的变革思维。
作为首部登陆美国电视台的中国动画,《海尔兄弟》在动画叙事中,融入众多中国优秀价值观,通过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丹霞地貌、江南古建筑及七月流火、二十四节气等元素展现中华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全球故事框架+本土价值内核”的模式,为国产动画出海提供了借鉴,也符合海尔一以贯之的“自主创牌”出海战略。在“海外创牌”超过20年的时间里,海尔始终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强化“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通过多品牌矩阵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2024年,海尔海外营收占比53%,“自主创牌”效果显著。
此外,“海尔兄弟”IP的运营是海尔长期沉淀并传承企业文化的重要实践。对海尔而言,其投资动画并非单纯追求短期曝光,而是通过长期IP运营实现与用户的持续交互。“海尔兄弟”IP为海尔培育了潜在用户群体,其品牌认可度与忠诚度在用户中持续转化为消费选择。许多观众因动画对海尔品牌产生信赖,甚至延续至家庭消费选择,成功将海尔从“家电品牌”升级为“智慧家庭”符号,这为国产动画提供了“内容即品牌”的商业化范本。
事实上,对于“海尔兄弟”IP的探索,展现了海尔自我变革、打造生态体系的核心思维。如今的海尔,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家电制造企业,其以智慧住居、大健康、数字经济为三大赛道,将自身构建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平台。借以本届版博会展出的文创产品,海尔正以年轻之姿,展现一个物联网时代的“新海尔”。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尹为鉴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