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市医保局聚焦门诊慢特病就医定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需求调研,多部门论证信息化改造可行性,研究建立多定点政策。自2025年6月起,青岛市实现了门诊慢特病无限额和有限额病种的分开定点,参保人同时具有无限额病种和有限额病种的,由原来的仅能定点在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调整为可定点在两家定点医疗机构分开就医,其中,无限额病种可合并定点在一家定点医院,有限额病种可合并定点在任意等级的医疗机构。目前,青岛市67种门诊慢特病病种共覆盖104.8万名参保人,其中,约8万名参保人同时办理了有限额病种和无限额病种。
家住市北区的退休职工张大爷就是政策受益的其中一员,他同时办理了恶性肿瘤和高血压合并症两个病种,根据原规定,参保人只能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作为门诊慢特病定点,为了治疗恶性肿瘤,张大爷将两个病种都定点在青大附院,每次开降压药都要去青大附院,不仅报销比例低,而且来回路途远、就医排队等候时间长。得知这一政策变化后,张大爷立即将高血压合并症病种变更定点在家附近的社区医院,这样看病买药方便多了,张大爷高兴地说:“现在看病报销得多,自己花钱少,而且就在家门口,省事方便,青岛医保政策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真贴心!”
除门诊慢特病实现分开定点外,青岛市医保局近年来在门诊就医便利性方面持续发力,落实了一系列便民举措。职工门诊统筹不再受签约限制,实现在任意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自由就医,参保职工就医省时、方便、体验好,今年来已惠及2380万人次、296万名参保职工。青岛市医保局简化工作环节,在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恶性肿瘤、器官移植门诊慢特病病种“免申即享”一站式办理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