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中,青岛市迎来探亲、旅游、学生返乡等多重客流叠加考验。为保障广大旅客安全、便捷、舒心出行,交通运输部门提前部署、精心组织,筑牢交通运输保障网,倾力守护每一位旅客的美好出行体验。

公共交通出行“更高效”
强化公交、地铁重点站点保障,在13处公交车站、11座地铁车站做好全方位客流监测与服务引导。结合夜间加开铁路列车信息,精准调配运力,做好铁路青岛站、铁路青岛北站共6条公交线路夜间接驳服务,及时实现旅客快速疏运。地铁运营企业综合研判客流预测数据、运能利用率和服务水平等因素,动态调整运输安排,确保线路运营高效、顺畅,满足大客流冲击下的出行需求。加强出租车驾驶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安全行车意识、提升恶劣天气防范应对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出租汽车驾驶员加入95128电召平台,为老年人等出行不便乘客提供快捷叫车服务。

公路网络通行“更顺畅”
节前全面排查道路安全隐患,及时修补路面病害,保障全市普通国省道安全畅通。全市公路大中修和日常养护避开出行高峰,最大限度降低养护工作对公路出行的影响。

节日期间,全市普通国省道共1089名养护人员坚守岗位,累计出动养护巡查车辆568台次,重点加强路面路况、沿线设施及长大桥隧的日常巡查力度,针对发现的撒漏污染、路面坑槽、边沟杂物、设施损坏等问题,及时进行清理整治,保持路域环境整洁美观,提供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节日期间,全市7处公路驿站为过往车辆提供停车、如厕、休息、饮用水供应等多项服务,重点确保车辆充电设施运行正常,打造公路上的“温馨港湾”。
交通市场秩序“更规范”
累计出动交通运输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在前海一线景区景点、交通枢纽等周边区域设置30余处执法点位,全力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保障市民游客安全便捷出行。

派驻执法力量在台东商圈及登州路啤酒街、海上旅游码头站点、客运站、轨道交通重点线路及重要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严查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针对客运枢纽秩序难题,严格落实胶东机场、铁路青岛站、铁路青岛北站等电子围栏使用要求,对60余家网约车平台电子围栏进行全面排查,从技术上规范营运秩序。在胶东国际机场、铁路青岛站、铁路青岛北站会同公安交管等部门联合执法11次。

交通工程建设“更有序”
分时段、多轮次深入施工一线,对沈海高速改扩建、唐山路连接线工程,以及S214南城线S503至即墨城阳界段大中修工程等项目开展节日期间质量安全大检查,全力保障全市在建交通工程项目平稳推进。重点检查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包括高处作业防护设施是否完善、临边防护是否到位、安全网是否张挂规范等。
沈海高速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
同时,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了检查,确保设备在节日期间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节日期间,多个交通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步伐,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现场紧张有序,正全力冲刺年内通车目标。
温情服务便民“更暖心”
开通“学子返乡直通车”,点对点服务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假期共发送60余班次,安全运送学生2800余人,实现从“校门”到“家门”的无缝衔接。同时,为满足市民个性化、高品质出游需求,协调客运企业开通定制包车服务,提供从5座到50余座的多种车型选择,实现家庭出游、团体活动等服务场景全覆盖。

各交通口岸在客流高峰时段增派志愿服务力量,为旅客提供引导购票、搬抬行李、帮扶特需乘客等暖心服务,部分车站还设置非遗漆扇等文化体验活动,让旅客出行之路充满温情,共同绘就岛城文明的亮丽底色。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在火车站等客流集散地,主动为过往旅客提供咨询引导、协助提拿行李等贴心服务,雨夜急送游客就医,解决出行中遇到的困难。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