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地铁国庆节暖心图鉴:从托扶救助到雨中送暖,每帧都是守护

国庆黄金周的青岛,秋雨后天气渐凉,青岛地铁线网却涌动着浓浓暖意。从早晚高峰的人潮中到连绵雨天的站台里,从紧急救援到雨天守护,从贴心帮扶到失物寻回,青岛地铁工作人员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用细节传递服务温度,让“畅达幸福”化作每一次帮扶、每一份守护,浸润在乘客出行的每一个瞬间。

与时间赛跑 站台紧急救援

10月3日,台东站迎来国庆出行高峰。当班行车值班员李宏业接到通知,即将进站的列车内,一名64岁女性乘客突发不适晕倒。副站区长杨蕾、值班站长郭宇、张博闻讯立刻奔向站台。跟车值班站长夏金涛将乘客搀扶下车,杨蕾第一时间接住乘客。为避免乘客头部直接接触地面受寒,她伸出双手稳稳垫在乘客头部。郭宇、张博迅速设置屏风,留出休息空间并引导现场。


杨蕾始终保持跪地托扶的姿势,轻声安抚,密切观察乘客状态,直到120急救人员赶到。长时间的同一姿势让她双腿发麻、手臂酸胀,但她未曾挪动分毫。“跪地一托”托起的不仅是安全承诺,更是青岛地铁服务的温度。

雨天见真情 车站化身温暖驿站

国庆期间连绵降雨,青岛地铁迅速行动,让一座座车站变成了乘客的“温暖驿站”。五四广场“青春车站”设置临时休息区,提供热水、雨衣等物资,并开设“准妈妈专属通道”,以人性化关怀呵护特殊人群。党员驻守关键点位引导客流,志愿者、保洁、安检等多方力量协同作战,凝聚成强大服务合力,守护车站平稳运行。

地铁胶州北站“绿波畅达”服务队成员穿梭在雨幕中,为乘客搬运行李;地铁青岛北站在运营结束后为避雨乘客提供座椅和热水,让雨天通行的道路暖意融融。

那些角落的“小温暖” 最动人

节日里的温暖,藏在每一个主动上前的身影、每一次及时伸出的援手之中。

乘客家人通过微信对工作人员进行表扬。

海泊桥(海慈医疗)站站务员耿昊在站台巡视时发现一位女性乘客坐在地面表情痛苦。他立即上前关切询问,乘客表示自己身体突发眩晕,四肢无力,已无法行动。耿昊一边轻声俯身安抚,一边第一时间上报现场情况。保安朱程业、孙守福接到消息后,迅速携带轮椅赶到站台。在了解到乘客急需前往市海慈医院就诊的需求后,两人护送乘客前往医院。事后,乘客对青岛地铁工作人员快速响应、贴心帮扶的举动连连点赞。

地铁青岛站站务员牛一迪在站厅巡视时,发现几名乘客驻足不前,主动问询后得知一名女性乘客突发低血糖。她迅速搬来座椅让乘客休息,还暖心送上热水,细致关怀获得乘客认可。

同样在地铁青岛站,站务员唐俊豪主动上前帮忙搬运乘客携带的大件行李,用行动赢得乘客赞扬。

地铁青岛北站启动“绿波畅达”服务,用轮椅全程护送出行不便的乘客赶火车,让无碍更有爱。

失物寻回的故事,更是这个假期的“高频温暖”。一名新加坡乘客在五四广场站遗失随身物品。执法人员立即联动车站寻找,最终在青岛站成功找回。乘客留下感谢信,为热情服务点赞。

此前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站,站务员陈文超发现乘客遗失内含2000元及重要证件的包裹,车站及时联系归还。10月2日,乘客专程送来锦旗致谢。

每一趟穿梭的列车,不仅载着乘客驶向目的地,更载着青岛这座城市的文明与善意;每一位坚守的地铁人,不仅是出行的“守护者”,更是温暖的“传递者”。当“畅达幸福”变成乘客手中的一杯热水、雨中的一把伞、失而复得的一份安心,青岛地铁的服务温度,便真正融入了城市的血脉,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一段有温度的旅程。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