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地铁7号线:地下15米,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奋战“双节”

10月1日,青岛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而在青岛地铁7号线振华路站地下15米的施工现场,40余名建设者依然保持着24小时轮班作业的节奏。这里是青岛地铁三期施工中难度较大的暗挖车站之一,地质条件复杂,下穿老旧批发市场,必须24小时监测沉降数据。

清晨6点,项目值班人员已经走进施工现场,仔细查看前夜的施工记录和沉降监测数据,确认各项指标正常后,开始部署当天的施工任务。左线上台阶开挖,必须严格按照“短进尺、强支护”的原则推进,每掘进0.75米就要及时架设钢拱架,防止地表沉降超限。

中午12点,食堂比平时多做了几道菜。红烧肉、土豆烧鸡、海鲜饺子、月饼,还有印着“中秋国庆快乐”字样的横幅。工人们端着饭盒蹲在通风口附近,边吃边聊着各自老家过节的习俗。有人提起自己三年没回家过中秋了,但看到工程一天天推进,又觉得值。

下午3点,地面上阳光正好,而隧道深处依然灯火通明。挖掘机在小心翼翼地啃噬着岩层,每前进10厘米就要停下来检测地质情况。安全员在隧道里来回走动,查看每一处施工细节。他的口袋里装着中午的月饼,但忙起来连拿出来吃的时间都没有。

夜幕降临,工地的高空照明灯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台架上的工人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年轻的技术员第一次在工地过节,他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特殊的“工地中秋夜”,发在朋友圈里写道:“这是我见过最亮的月亮。”

晚上10点,地下作业面的温度比地面高出2—3℃,空气中弥漫着混凝土和金属的气味。测量员反复核对全站仪数据,确保钢拱架的架设精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电焊工手持焊枪,让蓝色的火花在钢架接缝处跳动。焊枪的高温把工作服烤得发烫,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炙热,就像习惯了节日里照常上班的作息。

这个双节假期,青岛地铁7号线的建设者们用坚守诠释着责任。他们的手机里或许存着家人发来的团圆饭照片,他们的口袋里可能还装着没来得及吃的月饼。但此时此刻,机械锤击岩层的咚咚声,钢架的焊接,数据的监测——这些才是他们眼中最美的风景。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