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浪潮下,AI正在成为企业进阶的核心驱动力。央企作为技术应用的“先行者”,往往走在智能化探索的最前沿,而众多中小企业虽充满潜力,却常因资源、人才、资金等限制,难以真正“用好AI”。
如何将央企成熟的AI经验“下沉”到中小企业,实现技术普惠?这正是快际新云(青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际新云)努力的方向——推动AI从“可用”走向“好用”,陪伴更多企业实现低门槛、高效率、可持续的智能升级。
据介绍,快际新云目前已服务4家央企集团及30多家国有企业,并于今年再添一家大型央企客户,为其构建企业级技术中台,实现智能化能力的集约化建设与复用。“央企业务体量庞大、系统复杂、管理精细,对数字化底座要求高,我们提出并实践的‘1+3+2’技术中台架构,即‘1个门户’‘3个平台’‘2个支撑体系’,成为央企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支撑。”快际新云创始人、总经理邵志伟介绍道,其中,“1个门户”即企业一站式AI服务入口,集成应用入口、技术平台、AI能力与企业信息化大屏功能;“3个平台”包括应用集成平台、AI智算平台、多云管理平台,覆盖算力、数据与算法;安全与运营2个支撑体系则确保系统稳定、安全地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
如果说央企代表了数字化转型的“高峰”,那么中小企业则是最具潜力的“广阔平原”。邵志伟表示,面对庞杂的业务场景,大型企业往往通过设立专门的“数智公司”,以集约化方式推进数字化转型。而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能力分散,难以独立建设同类体系。针对这一现实,快际新云构建了面向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并进一步提供SaaS化的场景应用服务,帮助企业将自身的私有数据与业务场景快速封装成真正“可运行、可使用”的智能应用,降低了企业二次开发成本,推动AI能力真正融入业务一线。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不仅是“拥有AI”,更要“用好AI”。对此,邵志伟告诉记者,公司已打造了一系列可快速落地的AI智能应用,中小企业不仅可直接使用,还能基于自身数据进行二次训练和定制,快速构建出差异化的智能能力,通过持续迭代让AI融入业务流程,形成进化型智能引擎。通过“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AI方案,助力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的智能化升级,推动企业实现长期竞争优势。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吉鹏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