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船事:一部工业强市的海洋史诗

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一座因海而兴的城市,正以船舶工业为舟楫,驶向海洋强国的深蓝未来。2025年9月,由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立项、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出品、李彦节主编的《青岛船舶工业史》正式发行。

该书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汇聚百余家企事业机构的智慧,以八个篇章、四百余页的篇幅,首次系统梳理了青岛自先秦至今的船舶工业发展历程。它既是一部新老造船人的集体记忆录,也是青岛这座城市“向海图强”的历史见证。

溯源青岛船舶发展历史 探寻船舶工业文明

青岛作为天然良港,背靠陆地、三面环海,水域常年不淤不冻,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自古以来就是海洋渔业、港口建设和航海贸易的重要枢纽。这种“向海而生”的天然优势,为城市船舶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记者获悉,《青岛船舶工业史》以历史脉络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从先秦时期的海洋活动、秦汉隋唐时期的航海贸易与造船技术发展,到元明清时期的港口建设和船舶技术进步,再到近代船舶工业职业教育兴起、现代船舶工业体系建立、改革开放后技术引进,直至新世纪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发展的全过程,串联起青岛船舶工业的发展脉络,展现了青岛辉煌的船舶工业文明。

百企百态 呈现产业全景

全书以时间轴为经,以机构发展史为纬,系统梳理了青岛140余家企事业机构的发展历程。这些机构既涵盖山东海事局、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等事业单位,又包含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等船舶与海洋工程龙头企业,更延伸至船舶设计、海洋工程配套、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等全产业链主体。各章节既独立成章又有机衔接,完整勾勒出青岛船舶工业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多元的全景图谱。

在内容呈现上,图书不仅记录企业成长轨迹与技术突破,更通过丰富史料还原历史语境——这些史料既包括《山东省志》《中国造船通史》《胶澳发展备忘录》《青岛市志》等权威文献,也融入了山东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内部资料及各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原始档案。这种“史事结合”的写作手法,让静态史料与动态发展相互印证,使本书成为一部鲜活的工业史实录,堪称“活的青岛船舶工业史”。

留存城市记忆 启航新程

作为献给青岛船舶工业奋斗者的致敬之作,《青岛船舶工业史》不但是面向海洋事业爱好者的珍贵礼物,更是青岛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工业文史档案。它既为新老造船人保存了珍贵的集体记忆,也为关注海洋经济与船舶工业发展的读者提供了权威的历史参照与产业分析。翻开书页,读者能具体触摸到青岛船舶工业的变迁轨迹:既可感受古代造船匠人的智慧,又能体验现代智能船厂的科技脉搏;既能追溯百年老厂的变迁历史,又能展望绿色船舶的未来可能。

《青岛船舶工业史》的出版留存了城市的集体记忆,为关心海洋事业发展的读者打开了了解青岛船舶工业的窗口,更是为新时代船舶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镜鉴与智慧启迪。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