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与国庆“双节”将至,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筹旗下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青岛天后宫三大场馆,推出系列专题展览与特色体验活动,从建筑艺术、名人文化、非遗民俗等维度展现青岛历史文脉,为市民游客带来丰富的假日文化体验。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红色研学与传统手作共绘节日氛围
作为展现青岛建筑艺术与历史回响的重要场馆,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以红色文化传承与传统节庆体验为核心,打造多元活动。10月1日起,“尺素心声——老一代革命家家书系列微展(第一期)”正式开展,通过电子化展示方式呈现《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的珍贵家书,让观众在“家文化”语境中感悟家国担当。
双节假期(10月1日至8日)每日9:30—10:00,“我和我的祖国”未成年人红色研学公益导赏活动同步开展,社教人员将带领6—15岁未成年观众参观“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闪光的足迹——毛泽东与青岛”两大红色展览,并发放研学导赏卡,每场招募20名未成年人,每名参与者可由1位家长免票陪同,不接受团队报名。同期开启的“礼赞中华・筑梦未来”青少年答题挑战,面向18周岁以下青少年,每日上午9:00起、下午1:00起,参与者可至主入口领取参观答题卡,答题全部正确可获活动证书,每场限50人且无需提前报名。
针对中秋佳节,10月6日10:00还将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宋’团圆——宋锦珍珠扇手作体验”,社教人员将带领10岁以上参与者学习古代中秋习俗、了解宋锦珍珠扇文化渊源,亲手制作团圆扇,共庆佳节,活动限20人参与。
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名人文化与艺术体验交织焕新
聚焦青岛名人文化,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以“文明对话”为脉络,带来兼具历史深度与互动趣味的活动。9月20日起,《文明对话——康有为的世界之路》改陈展已率先开放,展览系统性梳理1898年至1913年康有为海外流亡期间考察三十余国的史料与著述,精选30余件/套珍贵文物展出,活化利用馆藏资源,展现近代思想先驱的世界视野。
10月1日10:00,“天游园里刻丹心——国庆主题蛋雕体验”将邀请专业老师指导,10岁以上参与者可在蛋壳上雕刻爱国图案,于方寸之间传递家国情怀,活动限15人。10月1日至3日每日9:30—11:30、14:00—16:00,“寻迹天游园——国庆打卡行”同步开展,观众可在故居内寻找与明信片对应的历史场景或文物,拍照分享至社交媒体后即可领取纪念明信片,每人每日限领1张,在百年建筑中感受时代变迁。
中秋前夕(10月5日10:00),“彩绘天游园——柿柿如意国画体验课堂”将邀请名家指导8岁以上参与者以“柿”为主题创作国画,寄托佳节美好祝福,活动限15人且免费参与。
青岛天后宫:非遗民俗与节庆活动荟萃庆双节
作为青岛非遗民俗体验的重要阵地,青岛天后宫围绕非遗展示、民俗展演、节庆互动三大板块,打造丰富多元的假日活动。10月1日起,“开合之道——中国剪刀文化陈列展”正式开展,展览跨越战国至今两千余年,系统呈现剪刀的起源、发展与历史演变,首次深入阐释剪刀的文化内涵及在多领域的社会意义与特殊用途,为观众揭开传统工具背后的文化密码。
10月1日至8日每日9:30—16:30,“知味山东”体验市集将汇聚青岛非遗食品、老字号品牌食品,同时引入莱州花馍、木版年画等青岛周边区域非遗体验项目,并配套主题讲座;同期开放的民俗体验区,为市民游客提供布艺绣球、刺绣、核雕、葫芦雕刻等多项民俗体验,免费为每位体验者发放研学证书。10月1日至7日每日9:30—11:30、13:30—15:30,天后宫戏楼将举办民俗展演,海大音乐系社团、天后宫柳茂腔艺术团等专业团队将带来民间戏曲、传统音乐表演,其中10月1日10:30将领唱原创歌曲《伟大祖国我爱你》,10月3日至7日还将陆续上演柳腔、茂腔、豫剧等经典剧目。
中秋专属活动同样精彩,10月3日15:30、10月5日14:30,沉浸式演出《跨越——天后宫往事》将以胡存约等人保护天后宫的故事为蓝本,在实景中还原历史;10月6日9:30—11:30、13:30—15:30,前院将设置中秋节灯谜竞猜,同日9:30—11:00还将开展精油月饼制作活动,10岁以上参与者可制作月饼造型蜡烛;10月7日14:00,中医专家将带来四季养生活动,通过讲座与养生茶制作普及秋季养生知识。(部分活动会收取少许物料费用,参加方式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查找具体报名参加方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