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让无障碍出行更温暖!青岛推动公交服务从“有”到“优”

为持续提升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打造更有温度、更具包容性的城市公交服务体系,近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公司特邀青岛市无障碍促进会会长姜启红一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交体验官”无障碍专题活动。通过“培训+实操+体验”的全流程互动,真正走进特殊需求人群的出行场景,推动公交服务从“有”到“优”的深化提升。

深度培训:从“心”理解,用“专业”服务

在活动中,姜启红以视障人士的亲身经历,为崂山巴士第五分公司一线驾驶员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实用的无障碍服务培训。“如何引导视障乘客上下车?”“怎样协助轮椅乘客安全固定?”——围绕这些日常服务中的关键问题,姜启红不仅细致讲解操作规范,更从特殊乘客的心理需求和体验感受出发,强调“尊重隐私、适度协助”的服务原则,帮助驾驶员真正理解服务背后的意义。驾驶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这场培训“既解渴又走心”。

实景教学:新旧车型对比,彰显服务进阶

在车厢实景教学环节,姜启红首先就现有部分老旧车型无障碍设施不足的情况,向驾驶员们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规范的人工辅助方式,安全、稳妥地协助轮椅乘客上下车。随后,参与活动的成员共同登上一辆新引进的纯电动公交车进行体验。新车配备了可一键翻转的无障碍踏板,极大地方便了轮椅乘客自主通行。姜启红说:“从依赖人工辅助到装备智能化设施,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公交硬件的迭代升级,更生动体现了青岛公交在推动包容性出行方面的持续进步与诚意。”

情景模拟:电话预约,助力盲友“无忧出行”

随后,崂山巴士第五分公司212路驾驶员李刚师傅驾驶无障碍公交车,载着“体验官”们开启了一段模拟运营。在错埠岭公交站点,现场开展盲人电话预约乘车的实战模拟。姜启红作为“体验乘客”,通过热线电话提前预约车辆,驾驶员接到预约信息后精准响应,实现了“车等人”的暖心服务。姜启红说:“电话预约极大降低了盲人乘客的出行不确定性和焦虑感,是一项真正实用、高效的便民举措。”

从“有”到“优”:崂山巴士的无障碍服务探索

事实上,此次活动并非崂山巴士公司首次尝试推动无障碍服务,而是其长期坚持、不断拓展的延续。多年来,公司始终以“让特殊群体出行更有温度”为目标,用点滴行动织就一张温暖的“无障碍出行网”。

清晨的崂山海边,志愿者推着轮椅缓缓驶向沙滩,与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一同等待日出的瞬间,逆光中的身影,成为他们心中难忘的温情。节假日里,驾驶员义务带着残障朋友环游青岛,让他们也能“坐着公交看风景”,共享城市的美丽与脉动。

在与青岛盲校的合作中,崂山巴士坚持开通爱心接送“直通车”,无论是返校还是回家,总有公交志愿者准时守候在校门口,接力提供高铁与机场的衔接服务。多年如一日的守护,让孩子们亲切地称驾驶员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团队成员还专门制作了“关爱牌”,为行动不便的乘客出行开辟绿色通道。乘客可提前电话预约,告知乘车的时间和地点,公交驾驶员将会时刻关注乘客情况,每位预约的乘客都会得到特殊待遇和周到服务。为了能够让更多盲人市民顺利乘坐公交车,公交志愿者走访盲人按摩医院等盲人较多的场所,了解盲人出行需求,主动为他们制作“盲文线路牌”,驾驶员看到乘车牌就会帮助他们上下车。“盲文线路牌”受到盲人乘客的欢迎。

文明注脚:从细节到体系的全流程优化

无障碍不仅是硬件的配置,更是文明的体现。崂山巴士公司通过常态化培训、志愿服务实践和设施更新改造,将“体验——反馈——优化”闭环融入服务提升全过程,让“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不断优化,“感受得到、记得住”的温暖持续传递。未来,崂山巴士公司将继续与青岛市无障碍促进会等社会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定期开展无障碍服务能力培训,积极探索智慧化无障碍出行解决方案,切实打造让特殊群体安心、放心、暖心的公共交通环境,让无障碍出行真正成为青岛这座城市文明的温暖底色。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