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无轨电车开放日,青岛2路电车揭晓绿色出行硬核新技术

在青岛,有一条特别的公交线路——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2路“大辫子车”。2路电车作为青岛第一条电车线路,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变迁。这条线路从金坛路至西镇环行,穿梭于市区之中,犹如一条流动的历史长卷,见证了青岛的沧桑巨变;它如同一位沉默的见证者,承载了几代青岛人的集体记忆。在轨道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这条自1960年10月开通的公交线路依然“倔强”地行驶在青岛的街巷,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流动风景”。

9月22日是中国无轨电车日,为倡导绿色出行,提升青岛市民对无轨电车发展历史的认识,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开展了以“绿动双节·电车时光”为主题的博物馆开放日活动,以生动有趣的科普方式吸引了众多公交爱好者、环保志愿者及市民的参与。

走进车厢,现场揭秘新技术

活动现场,分公司技术部经理胡建波拉下电车集电杆,向现场观众仔细展示着2路公交集电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大家别看无轨电车平时在线网上搭线运行,脱离线网后,它也能够‘脱网’行驶,关键就是靠着车顶的高效的储能系统。”他一边说着,一边带领大家走向驾驶室,近距离查看2路电车的仪表盘、储能电池仓等内部结构。

在这里,他向大家展示着双源无轨电车的工作原理,细致讲解着公交车如何在有线网路段和无线区域自由切换,并现场为大家演示集电杆的升降过程。

老照片 诉说青岛百年的交通变迁

走近车厢,记者注意到在2路公交车第一代车的车厢内,张贴着青岛公交集团曾用电车的历史车型照片,这些充满年代感的老照片令公交迷和市民朋友们大开眼界。一段段珍贵的记录,仿佛打开了时光隧道,带领大家回顾了电车发展的历程,领略着青岛百年的交通变迁。

2路电车的老车型

从2024年5月1日起,青岛公交2路电车17部“复古铛铛车”正式投入运营,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这些大辫子“复古铛铛车”车身长达10.5米,外观上既保留了传统公交车的经典元素,又融入了极具辨识度的“民国风味”。大面积的玻璃窗户让乘客能够尽情欣赏沿途的美景,车厢内部经过精心设计,仿佛穿越回了风华绝代的民国时代。软质座椅、超大空间、复古吊环、老式售票箱……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随着车辆的缓缓行驶,乘客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历史长卷中。窗外是青岛独有的里院风光;车内则是那段已经远去的时光,老青岛的韵味与风情在车厢内弥漫。

有不少“公交迷们”对着照片讲述着其中的历史,道出无轨电车的车型变迁和故事。其专业程度和对公交文化的深入理解,甚至让一旁的工作人员都刮目相看,活动现场变成了一场由公交爱好者们主导的“文化沙龙”,气氛热烈而融洽。

“一杆准”,单次升杆缩短至13秒

记者了解到,在车辆性能方面,“复古铛铛车”采用新型双源无轨电车技术,具有零排放、噪音小、能量转换效率高等特点。

“凭借绿色环保的优良性能和独一无二的外观形象,‘复古铛铛车’为乘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同时为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带来显著效益。”在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会议室内,胡建波将话题从历史光影转向当代的创新实践,并向众人展示了一份“绿色成绩单”:“2路电车行驶了75年的历史,承载着几代青岛人的记忆。为了传好这根历史接力棒,我们公司不仅在车辆技术上持续升级,更在班组推广了‘一杆准’防脱工作法。”

记者了解到,胡建波口中的“一杆准”防脱工作法聚焦车辆运行中集电杆脱出风险,从设备维护和驾驶操作两个方面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操作流程,分别针对集电杆的设备状态管理和复杂路况下的驾驶技巧进行标准化提炼。

“自推行‘一杆准’以来,2路电车单次升杆处理时间从原来的82秒缩短至13秒,高峰时段车次延误率下降了84%,相关部件的维修成本也显著降低。”胡建波表示,这项创新不仅提升了运行效率和乘客满意度,更在节能减排和安全行车方面体现了可观效益,成为无轨电车绿色智能运营的有力支撑。

这场融合了历史情怀和现代传承创新的无轨电车开放日活动,生动地向现场观众展示了青岛无轨电车的演变发展历史,更传递着青岛公交集团为推动绿色出行和传承城市历史脉络做出的努力。在金坛路80号,市民们近距离感受着无轨电车背后所传递的科技进步和人文关怀。未来,市北巴士将继续推进绿色出行理念,共同书写岛城高质量交通发展的新篇章。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