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青岛迎来海洋捕捞季,大量鲜活海产集中上岸。为破解海鲜运输“最先一公里”的时效与温控难题,青岛顺丰速运全面升级冷链物流方案,通过引入定制冷运三轮车、模块化冷运转运笼等创新设备,搭配全程温控溯源系统,在海鲜产地优化冷链资源布局,构建起从捕捞上岸、预处理到干线运输启运的极速冷链通道,确保青岛海鲜以最佳品质运往全国各地。
新型冷链装备破解“最初一公里”痛点
顺丰鲁东区市场销售部负责人郑双杰介绍,此次投入的冷运三轮车采用军工级保温箱体,搭载直流变频制冷机组,可实现-18℃至8℃区间精准控温,箱体隔热系数达0.03W/(m・K)。其车身宽度仅1.2米,能灵活穿梭于渔港码头、海鲜市场等狭窄区域,实现海产上岸后的即时快速揽收。
同步投用的模块化冷运转运笼利用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减少外界热量对箱体的影响,笼内配置智能温控系统与锁扣式盖板,既满足海鲜保鲜需求,又便于灵活装卸,降低途中温度波动风险。“以大虾为例,使用冷运转运笼后保鲜率有了大幅提升。”目前,新型装备已在沙子口码头、南姜码头投入使用,后续还将在青岛十多个核心码头,以及埠西市场、团岛市场等8个大型海鲜市场完成部署,进一步为“青岛味道”锁鲜提味。
数字化网络提升全国配送效率
依托覆盖全国的“天网+地网+信息网”智慧物流体系,青岛顺丰构建起海陆空立体运输网络:多架全货机直飞全国核心枢纽,联动180条运输干线,配合24小时智能分拣系统,将青岛海鲜的全国送达时效精准锁定在48小时内。目前,90%以上的重点城市已实现“次日达”服务,即使是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偏远城市,也能在48小时内品尝到刚离海的梭子蟹、鲅鱼。同时,顺丰打造的同城半日达360生活圈,以青岛市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确保海鲜在下单后6小时内新鲜送达,让同城食客尽享“舌尖上的即时鲜美”。
这种物流效率的突破,正重塑产业格局。过去因保鲜技术和运输时效限制,只能在本地流通的特色海鲜,如今通过标准化冷链包装与全流程温控监控,得以稳定供应全国餐桌。例如,清晨从崂山沙子口海域捕捞的活虾,经急速锁鲜处理后,次日就能出现在广州、成都等城市的生鲜超市冷柜中。
郑双杰表示,自开海以来物流需求持续攀升:截至目前,海鲜快件发运量已突破6000万吨。随着十一和中秋双节的临近,预计月底将迎来寄递高峰,单日日发件量有望突破1000吨。为应对激增需求,顺丰已提前入驻青岛各大码头和海鲜市场设立便民服务点,增派300 余名一线人员,全力保障每一份饱含青岛鲜味的海鲜包裹高效送达全国各地。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栋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