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一场以“开放共赢、同向发展”为主题的支持外资银行发展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聚焦打通外资银行发展堵点,现场不仅发布了涵盖三大方面15项具体政策的《关于支持青岛外资银行发展的若干措施》,还见证了青岛市银行业协会外资银行工作委员会的正式揭牌,以及12组中外资银行结对签署合作备忘录。
本次会议由金融监管局联合青岛市委金融办联合举办,其核心宗旨是为中资银行在风控、合规和跨境业务推开一扇窗,为外资银行在拓客、本土化发展打开一扇门,既提升中资银行经营的“质”,又扩大外资银行业务的“量”,实现同受益、同呼吸、同发展。
政策护航:15项举措优化外资银行发展环境
青岛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和上合示范区实施主体,始终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作为青岛金融业的重要组成主体和市场参与者,外资银行不仅为青岛注入了国际金融资源、先进经营理念和多元产品服务,也推动了中资银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是引资、引智、引技的重要桥梁纽带。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背景下,推动外资银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外资机构深度合作,对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会上,青岛金融监管局、青岛市委金融办共同发布《关于支持青岛外资银行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三个方面15项具体支持政策,这是青岛金融监管局联合青岛市委金融办,在充分调研、反复研究的基础上,聚焦外资银行关切,推出的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共分为三方面、15项具体措施。涵盖畅通服务渠道、强化政策传导、实施差异化监管、支持外资银行拓展业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参与本地银企对接活动、鼓励外资银行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等内容。为深化中外资银行合作,全面优化外资银行在青展业环境,助力构建金融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机制创新:外资银行工作委员会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
青岛市银行业协会外资银行工作委员会于会上正式揭牌,该委员会由全部驻青外资银行组成。青岛市银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青岛市银行业协会外资银行工作委员会将整合所有驻青外资银行资源,通过组织专题调研、银企交流、政策培训等活动,搭建外资银行与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常态化沟通平台,助力外资银行更快融入本地经济、更好响应市场需求。
外资银行一头在内、一头在外,具有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先天优势,是畅通“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青岛共有16家外资银行分行,机构数量居全国第六,已成为全国外资银行集聚度高、开放氛围浓厚的城市之一。其中,青岛作为我国对日韩开放的桥头堡,共聚集5家韩资银行和3家日资银行。截至8月末,辖内外资银行各项贷款余额355亿元,在支持境外企业“引进来”和本地企业“走出去”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外携手:12组“结对”共拓银团贷款与跨境金融合作
“作为深耕青岛的外资银行,我们一直期待更多政策支持与合作机会,这次会议推出的支持措施和合作机制,真是为我们扎根青岛、服务本地经济注入了强心剂!”活动现场,一家来自韩国的外资银行分行负责人难掩对会议的期待之情。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银行负责人带着跨境业务、公司金融部门团队共同参会,仔细翻阅会议材料,认真记录政策要点。会议现场最受关注的环节,莫过于12 组中外资银行代表依次上台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领域覆盖银团贷款、跨境金融服务、海外债券发行等多个关键领域。
“这次与中资银行结对合作,能充分发挥我们的全球网络优势和中资银行的本地资源优势,比如在企业跨境并购、国际贸易融资等业务上实现互补。”一家外资银行分行负责人在签约后表示。
据了解,中资银行深耕本地市场、客户基础扎实;外资银行全球网络广泛、跨境业务经验丰富。中外资银行各有所长,合作空间广阔。此次“1+1”结对机制,将推动青岛辖内中外资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企业跨境经营的能力,实现“1+1>2”的合作效果。备忘录的签署,不仅是业务层面的合作,更是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开放背景下中外金融机构融合发展落地青岛的生动实践。通过双方优势的有机结合,将为“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跨境金融解决方案。
青岛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只是青岛支持外资银行发展、深化中外资银行合作的“起点”。当前,中国正稳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青岛金融监管局将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先行先试,继续发挥对外开放前沿优势,打造中外银行合作的“青岛样本”,全力支持辖内外资银行发展再上新台阶。
海风起处,开放潮涌。此次支持外资银行发展工作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岛外资银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与合作平台,更勾勒出一幅“中外资银行携手、金融与实体联动、开放与发展共赢”的新图景。未来,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青岛将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外资银行在这片开放热土上扎根生长,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注入更多“国际金融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菁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