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9日,作为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同期活动,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暨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
84支代表队参赛
本届大赛由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共同主办。其中,亚太机器人世界杯理事会(RoboCup Asia-Pacific,简称RCAP)是经由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国际理事会授权,负责亚太地区机器人世界杯赛事组织与协调的最高机构,创始会员国包括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泰国、伊朗以及俄罗斯。
据悉,本届赛事是亚太机器人世界杯第二次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赛以“智链世界 未来共融”为主题。共有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埃及、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近400名选手参加。此外,大赛还进一步融入“蓝色·海洋·科技”主题特色。聚焦人形机器人、海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前沿技术,设置大学组和青少年组。
其中,大学组分为RoboCup人形足球机器人(3v3)、RCAP人形足球机器人(5v5)、智能搜救挑战赛三个赛项;青少年组分为CoSpace智能驾驶和CoSpace智能搜救两大赛项6组赛事。
在参赛队伍方面,成立于2023年的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Booster Robotics),携最新研发产品Booster T1参加人形机器人(成人组)赛事,成为全场的焦点。
20+重点企业布局
赛事期间,还同步举办了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展。展会汇聚了20家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参展。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海尔集团自2021年开始重点布局家庭机器人产业,本次携带三款产品参展,分别为R1综合服务及人形机器人、R2康养类机器人和R1清洁类机器人。海信集团方面由海信集团牵头,联合乐聚、国华智能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及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康复大学等高校打造了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起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场景验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本次展会有人形机器人、类人形智能装配机器人、家庭陪伴服务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四款机器人亮相。
此外,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青岛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康道(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均携核心产品参展。
据介绍,青岛市作为北方地区较早布局机器人产业的城市,数字产业基础坚实。目前,依托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和海尔、海信等龙头企业,培育了山东省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了极视角、以萨技术等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海尔卡奥斯自主研发的天智大模型沉淀形成了4700个行业机理模型,推出了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全链条数商解决方案。乐聚、钢铁侠、国华智能、丰光精密等整机制造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扎根青岛,初步形成涵盖“上游核心部件—中游整机研发—下游场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记者还了解到,青岛市智慧化应用场景广泛,位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6位,生产了全国10%的家电产品、50%的高铁动车组,年造船规模320万吨、汽车整车产量超过100万辆,在生产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机器人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此外,青岛拥有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科研机构和50%的涉海领跑技术,对水下机器人等产品应用需求巨大。
在康复产业方面,青岛集聚了康复产业上下游1000多家市场主体。中国首所成体系、整建制发展康复高等教育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康复大学就位于青岛。康道医疗、钰仁医疗等头部企业已经在青岛扎根,正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发展康复机器人、智能康复器械等产业。
青岛西海岸新区则围绕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相关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和创新要素不断汇集。并集聚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器人企业,成为青岛市机器人产业特色承载区和重要增长极。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赵彭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