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市城阳区:乡村蝶变展新颜  人居环境焕生机

清晨,阳光洒在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东毛家庄村的街道上,村民李双昌推开院门,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你瞧这路多敞亮,到处干干净净的,出门就像逛花园,住着心里特舒坦,连城里人都羡慕我们!”李双昌的话,道出了城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城阳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打造青岛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区的目标,按照“点上精致、线上靓丽、面上和美”思路,在“建、治、管”上下功夫,联动提升村容环境品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蝶变焕新。

“点”上精提升,乡村变美了,日子更舒心

走进上马街道邱家村,整洁的柏油路延伸至每家每户,路旁的花坛里月季、蔷薇竞相绽放,几位老人坐在凉亭里闲聊家常,孩子们在健身广场上嬉戏玩耍。村民苗本科望着眼前的景象,笑着说:“夜里路灯亮堂堂的,傍晚搬个小马扎往花坛边一坐,闻着花香听着孩子们的笑声,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近年来,城阳区积极推进省、市、区级和美乡村三级联创,在加快补齐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服务短板基础上,依托资源禀赋优势,深挖特色文化底蕴,将和美乡村串点成线、以线带面,构建起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格局。目前,全区37个城镇开发边界外规划保留村庄中31个村庄完成了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乡村整县制创建率达84%,22个村庄先后荣获省、市级和美乡村荣誉称号。其中棉花村和青峰村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上山色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了青岛市乡村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来咱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开的小农家乐旺季天天满座,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青峰村经营民宿的杨大姐算起收入账,脸上满是喜悦。

在夏庄街道王家曹村,原先的人居环境“老大难”区域—村内坑塘,经过清淤、植绿,两旁还修建了滨水廊亭和休闲广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散步休憩、邻里闲谈互动的好去处。经了解,城阳区在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的同时,投资2800余万元,采取“一村一策”方式,对中曹村、少山、辛屯等21个村容村貌“基础薄弱村”进行了整治攻坚,因地制宜推进村庄道路硬化、污水治理、垃圾处置和村庄美化工程,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精致精美转变。村党支部书记王功德说:“当初整治坑塘时,村里就下定决心要把这块‘老大难’改造成‘风景线’。你看现在,不光环境亮堂了,大伙儿也有了拉家常、散心的地儿,这人居环境整治真是让村子换了新模样!”

“线”上出实招,垃圾不落地,乡村更洁净

“这片原先是废弃的老房子,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现在改成小广场,路两边都种上了花花草草,我和老伙计们天天在这下棋聊天,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夏庄街道中曹村刘大爷指着改造后的小广场感慨道。

近年来,城阳区围绕争创“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目标,创新开展了村庄清洁“六边三美”行动,以“村美、路美、景美”导向,重点提升“城区边、村庄边、山林边、河道边、公路边、铁路边”清洁水平,并在夏庄街道、惜福镇街道等涉农街道,布局打造了4条清洁村庄样板带,推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品质由干净整洁向精致精美转变。

此外,针对农村垃圾处置难题,城阳区在夏庄街道试点先行农村垃圾市场化治理新模式,引入专业公司运营管护,初步构建起农村垃圾“户集、村收、街运、集中处理”四级体系,年处置垃圾6800余吨,产出有机肥960余吨、生物颗粒1300余吨,有效破解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瓶颈性问题。“以前有些村民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没改过来,村里有些卫生死角,现在好了,村里安排了车辆天天上门收垃圾,干净得跟城里小区一样!”夏庄街道王家曹村村民王正国说。

“面”上聚合力,人人爱环境,让美丽持续

如何让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长久保持?城阳区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创新出台全市首个村容村貌重点村和评估创优社区奖励方案,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800万元“奖优补弱”,通过两头抓双提升,营造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现在村民都自觉维护环境,谁家门口脏了,不用村干部说,自己就赶紧打扫。”夏庄街道上山色峪村党支部书记孙玉祥说。

同时,城阳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村规民约,积极推广积分制、“信用+”“道德储蓄社”等先进经验做法,上山色峪、东铁村、侯家村等37个村庄已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村民福利挂钩,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惜福镇街道东铁村通过开展“人居环境示范户”评选等活动,对房前屋后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有序一年以上的家庭,授予“人居环境示范户”荣誉称号,发放奖励金500元。“管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打扫好自家院落的垃圾,保持好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没想到还能授牌获得奖励,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东铁村村民周锡波笑着说。

从“干净整洁”到“精致精美”,从“少有来客”到“游客如织”,城阳区的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行走在城阳区的乡村小路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村民的笑脸是对这项工作最好的肯定。正如东毛家庄村村民李双昌所说:“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尹乔  宁路路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