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为期3天的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饲料加工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能力提升等4项市级技能竞赛结束,来自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线、监测机构及生产主体的92名技术骨干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农产品检测、畜产品检测、饲料加工三个竞赛项目的一等奖9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能力提升竞赛实操考核将于9月底前完成。

作为全市2025年农业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由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承办,旨在通过比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锻造“农安卫士”,筑牢全市食品安全源头防线。
实战砺兵 提振“比学赶超”精气神
将芹菜剪成小于1厘米的见方碎片,称取2.00g待测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3mL毒死蜱前处理试剂,上下振荡2min,静置、取液、微孔孵育......这是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职业技能竞赛现场的精准操作场景。近日,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饲料加工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能力提升等4项市级技能竞赛同步举办,以赛砺兵锻造“农安卫士”,筑牢食品安全源头防线。
此次系列竞赛来自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线、监测机构及生产主体的92名技术骨干同台竞技,竞赛为期三天,最终决出农产品检测、畜产品检测、饲料加工三个竞赛项目的一等奖9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来自即墨区农业农村局的董铮、胶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李书勋、青岛中仁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的李勤芳分别获得三项竞赛决赛第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能力提升竞赛实操考核将于9月底前完成。
据了解,这是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第三年采用竞赛周的形式集中举办以上系列竞赛,一方面通过集中办赛为选手们搭建起多区域、全链条、深层次的交流平台,凝聚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合并开幕式、理论考试的方式也极大的为基层减轻负担,是厉行节约、提升行政效能的生动实践。
精技强能 锻造“农安卫士”硬队伍
竞赛采取“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紧扣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热点。理论部分聚焦相关法律法规、样品制备及检验检测基础理论。实操环节则选择蔬菜毒死蜱残留测定、鸡蛋氯霉素残留检测、蛋氨酸含量测定等关键项目。为保障公平公正,组委会特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省农科院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组成裁判组,现场评分点评并即时公布成绩。各项竞赛实操考核评分细则均达到50条以上,精准覆盖赛前准备、样品制备、处理、提取、测定、结果研判等关键环节,全方位考察选手的作风能力及技术水平。
“竞赛不只是技能比拼,更是青岛农安技术的‘练兵场’与‘交流站’”。裁判长王玉东表示,选手们在比拼中互学互鉴,有效推动了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应用。连续两年参赛的即墨区选手董铮坦言:“今年不管是理论考试还是实操考核,较去年都有了大幅度的拓展创新,特别是本次考核的胶体金检测方法,与日常工作高度契合,赛后培训更是为大家解决了不少实操难题”。
全链条管控 守护“舌尖安全”出实招
近年来,青岛市始终将高素质农安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以竞赛培育为基础,以实战锻炼为路径,成功打造出一支“懂技术、会监管、能战斗”的高技能农安队伍。截止目前,累计已有37人次在山东省农安技能决赛中斩获一、二、三等奖,其中4人夺得全省第一名并获“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120余人次在市级竞赛中获奖。这些经竞赛锤炼、实战打磨的“技术尖兵”,不仅成为青岛农安工作的核心力量,更带动基层监管、监测人员技能水平整体提升,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注入强劲动能。
在此基础上,青岛以这支高素质“农安卫士”队伍为支撑,创新构建“监督抽查、例行监测、暗访抽查、执法抽检、公益检测”五位一体多维监测模式,同步建成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一张图”,推动人才优势深度转化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守护效能。目前,全市年均完成农产品定量监测1.4万余批次、快速检测30余万批次,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青岛连续三轮获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
“今年我们在全国首创增设全程控制技术竞赛,特意融入‘全链条管控’核心元素,目的就是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末端检测’向‘全程防控’转型升级。”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人万思敬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坚持以赛育人才、以才强监管,着力培育更多“懂理论、会监管、精技术”的“农安卫士”,既全力守护青岛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也为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与口碑传承保驾护航。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吴燕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