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看青岛这座“超级充电宝”有多“能”!

对大众而言,“储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实际上,人们用的手机、电脑、电动车、扫地机、吸尘器、无人机等无不依赖储能,储能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正如人们常用的充电宝,新型储能作为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之一,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堪称驱动能源转型的“超级充电宝”。

在实施能源绿色转型的产业变革中,广州鹏辉能源(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辉能源青岛公司)在青岛首个百亿级储能项目——鹏辉能源储能电池生产项目近日实现量产,不仅推动区域经济从“一枝独秀”到“满园花开”,更成为城市能源革命的先锋和绿色未来的核心动力,在以低碳发展驱动产业绿色变革的进程中,为发展“储”力,为未来蓄“能”!

产业能:构建“恒久蓄水池”

“这个项目是在鱼塘上方打桩安装光伏板进行光伏发电,按照光伏板覆盖率不超过40%的标准实施,下方既给渔业养殖留足了光照空间,社区还可以借助桩基搭建渔业大棚,”青岛北岸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董爱君告诉记者,城阳区北岸城晖150MW渔光互补项目一期在今年5月28日正式并网投运,项目巧妙利用了约2100亩养殖坑塘水面,通过“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北岸城晖150MW渔光互补一期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配备了45MW/90MWh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以及110kV升压站,以全额上网的方式接入国家电网,储能系统有效平抑了光伏发电的波动,并提升了电网的调峰能力。

董爱君表示,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可提供绿色电力达1.68亿千瓦时,年创收超5200万元,同时节约标准煤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5万吨,标志着渔业与光伏产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助力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

而实施这个项目的底气,正是来自位于城晖光伏发电站南侧、鹏辉能源总投资约130亿元、规划产能36GWh(吉瓦时)的“超级工厂”。这是鹏辉能源在华东地区的最大生产基地,其中电芯厂房更是鹏辉能源北方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单体厂房。

“作为新型储能领域头部企业,鹏辉能源入驻城阳,大大提升了我们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董爱君介绍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青岛北岸新能源有限公司与鹏辉能源青岛公司紧密合作,鹏辉能源为公司提供先进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公司为鹏辉能源提供绿电供应,相互赋能、共同成长。

“青岛基地一期项目推进速度是很快的,从2023年9月项目开工、2024年10月主体完工、12月设备进场,到2025年7月开始量产,用时不到两年时间。”鹏辉能源青岛公司总经理刘刚介绍说,目前A、B、C三条产线全部开通,其中A线产能达到设计产能的80%以上,能够更好地满足山东及整个华北地区市场需求。

广州鹏辉能源(青岛)有限公司。

速度的背后,源自青岛市和城阳区政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魄力。

从2022年10月首见,到2023年5月签约,城阳区仅用半年时间引进了国内储能电池的头部企业——鹏辉能源。

随着鹏辉能源的落户以及城阳区招商步伐加快,一条上中下游主配协同的先进储能产业链正初具规模:

——城晖渔光互补项目于5月并网,利用坑塘水面等场景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是2025年全市并网容量最大的新能源项目,未来每年发电量超1.68亿千瓦时;

——锐嘉科移动智地·青岛新能源项目完成竣备,建设7栋新能源产业载体,可为新落地项目提供载体平台,已有10余家意向入驻客户;

——自主培育的北辰循环专注于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依托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的产学研体系,建成年处理1万吨再生利用和3万吨梯次利用的生产基地,是青岛市唯一入选工信部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青岛分公司已顺利签约,办公场所已完成装修,已正式进驻,规划布局国内高标准光伏组件、储能设备检测认证实验室,进一步增强两条细分赛道产业黏合力;

——113kW钙钛矿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于6月建成投运,是山东省首个钙钛矿多技术应用、多场景融合的示范项目,为钙钛矿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

随着储能电池量产的步伐加快,这一“超级工厂”加速成为集聚绿色能源的“恒久蓄水池”。

技术能:筑起“坚实护城河”

储能赛道日益拥挤,产业竞争加剧。如何才能从激烈的行业竞争脱颖而出?

“持续技术创新是储能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大浪淘沙之后,真正拥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储能赛道拥有一席之地。”鹏辉能源总裁甄少强曾表示,技术创新、产品价值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刘刚介绍,青岛基地项目引进投料自动线、涂布机、激光模切分条机、卷绕机、全自动化装配线、AGV组装线等先进设备,产线具有全自动化、产能大、先进装配技术、关键工艺控制、全周期MES追溯、洁净度达Class7等优点,打造成为装备水平一流的储能电芯智能制造工厂。特别是在关键工艺上,使用世界领先的卷绕设备,其多段变张力以及多段实时纠偏技术,完美解决卷绕电池变形及对齐度问题。

这源于鹏辉能源24年来塑造的硬核技术底座。

鹏辉能源是一家具有技术基因的企业,成立24年以来,始终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聚焦电池及储能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企业拥有700余项发明专利,参与25项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

24年来,鹏辉能源通过深入研究电芯材料体系,不断追求储能技术的极致安全性、能效性和长循环,长期聚焦材料、工艺、结构设计和模块构建等方面的研发,构建起深厚的技术“护城河”:2001年,1800mAh镍氢电池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锂聚合物电池和软壳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荣获发明专利授权;2004年,率先成功开发锂铁电池(Li-FeS2),填补国内产业空白;2006年,聚合物电池及制造方法获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9年,参与起草《磷酸铁锂蓄电池模块通用要求》《锰酸锂蓄电池模块通用要求》等行业标准;2011年,正式推出公司第一代储能电池,开始涉足储能产业;2018年,三元高镍水性材料体系量产;2019年,推出6C快充动力电池;2022年,全极耳长寿命大圆柱电池量产;2023年,全球首创S24创新平台技术,钠离子电池规模量产,进入商业化阶段,同年风鹏电芯314Ah在行业率先一批量产;2024年,推出第二代大圆柱HOME系列、低温户储POLAR系列、第一代固态电池、下一代储能大电芯风鹏590Ah及600Ah+。

目前,鹏辉能源拥有5大研究院、1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200多名技术人员,并与10余所海内外知名的电化学领域顶尖学府和机构达成产学研合作。这为鹏辉能源多元化的技术探索路径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公司持续提升行业地位打下了牢固基础。

“公司攻克氧化物基固态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出第一代固态电池。该电池采用复合无机陶瓷电解质层取代传统隔膜与电解液,并运用特殊的电解质湿法涂布工艺,无需注液并有效解决了固-固界面阻抗难题,大幅简化了制造工艺和成本。”刘刚介绍说,未来3-5年,随着工艺不断优化及材料进一步降本,采用该工艺的固态电池,有望达到与常规锂电相同成本。同时,固态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将拓展至-40℃至85℃,能量密度提升至320Wh/kg以上,在针刺测试中可确保不起火、不冒烟、不爆炸,具备卓越的安全性能,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飞行器等高端领域。

电芯是电池的核心部件。值得一提的是,鹏辉能源青岛公司生产的风鹏电芯314Ah产品,在实现极致安全性能的同时,兼顾能效、循环、低温性能等,不断拓展储能应用边界。相比同类型储能电芯,风鹏电芯314Ah低温性能表现出色,满足-30℃放电和-40℃存储,在高温方面可实现60℃存储,宽温程达100℃。在应用环境方面,适应复杂极端环境场景,可满足5000米高海拔环境。同时,鹏辉能源是全球首批实现314Ah大容量电芯量产的企业之一,也是电芯认证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未来能:夯实“绿色压舱石”

24年来,鹏辉能源始终专注于探索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围绕电池核心技术,从材料开发、工艺创新、结构设计和系统构建等方面,全面提升产品的安全、循环和能效水平,研发、制造出高安全、长循环、高能效、高一致性产品,不断寻找能源变革的新密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日益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绿色压舱石”。

目前,鹏辉能源的储能电池出货量多年稳居全球十强,其中家用储能电池和便携电池多年位居全球前三,并与全球多家头部消费电子企业深度合作。产品应用领域覆盖储能、消费和动力全领域,以高安全、高能效和长循环获客户广泛认可。电池产品在多个细分领域出货多年稳居全球前列。

“鹏辉能源青岛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的应用场景是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等,其优势是长循环、高安全、高能效。比如应用于电力储能,我们的电池循环寿命可达1万周以上,可达20年以上日历寿命。”刘刚表示,从安全性上来看,电池被针刺、挤压时不起火、不爆炸、不冒烟,被重物冲击也没有安全隐患。低温电池可以在-30℃极寒环境下充电,-40℃环境下放电,充放电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在青岛,鹏辉能源与青岛市政府部门和多家企业在储能领域已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鹏辉能源和青岛北岸控股集团合作10MWh钠离子电芯储能示范项目;针对100Ah电芯产品,鹏辉能源与海尔、海信等企业在海外户用储能产品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硬件创新与AI算法驱动,在非洲、中亚市场以“大容量、全兼容、耐高温、高可靠”破解用电难题,在欧洲市场以“安全、极简、智慧”重塑能源管理体验,为全球不同区域用户提供专属解决方案。

“我们将持续进行绿色能源开发,其中独立储能项目将优先选择与鹏辉能源合作,”董爱君表示,下一步将借助城阳区绿色能源产业园同步开发光伏、风电资源,探索绿电直连机会,为零碳园区建设做贡献。

深耕储能产业14年,鹏辉能源沉淀深厚技术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先后为广东能源集团、中国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阳光电源、中国石油等头部企业供货;助力新疆伽师县600MWh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武威105MW/420MWh 储能项目、云南大理州祥云县工业园区200MW/4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江苏央企造船厂100MWh 储能电站项目、深圳巴士公交60MWh充电站项目等多个不同领域储能示范项目落地。

目前,企业拥有12大生产基地,业务范围涵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全产业链,家用储能装机超150万套,为世界各领域的重要客户与合作伙伴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PACK工厂的项目建设,预计于10月份封顶,同时还将加快青岛基地二三期项目建设进度。”刘刚表示,鹏辉能源青岛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力下一代储能电芯590Ah/600Ah+电芯开发及市场化推广。与当前主流的314Ah储能电芯相比,新一代风鹏大电芯590Ah/600Ah+在循环、能效性能上将有大幅提升,应用于终端场景后降本明显。

科技,国家繁荣的基石;创新,民族发展的灵魂。鹏辉能源青岛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链”兴“群”,携手上下游企业,带动城市储能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跃迁,共同开启“双六”新纪元,步入储能新时代!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