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青岛市医保局聚焦参保群众对医保经办服务的需求,依托“智慧医保”平台,推出医保备案“极速审”、报销“线上达”、服务“视频办”三大服务模式。截至7月底,全市11.26万人次线上完成异地就医备案,3239笔手工报销实现“在线结”,1332件急难事实现“视频解”,用“键对键”破解“面对面”的民生关隘。
线上备案,跨越千里的“救命网”
青岛的刘阿姨在上海女儿王女士家居住时,突患心梗急需住院做手术。因刘阿姨参保地在青岛,又没有办理异地备案手续,需要先垫付较大一笔医疗费用。当全家人正不知所措时,王女士突然想起,上次在青岛市医保大厅办理业务时,医保工作人员曾提醒过,医保有异地就医备案快速通道!王女士试着在手机上通过“青岛医保”小程序,按照指引一步步操作,也就用了几分钟时间,刘阿姨医保异地备案审核通过了。“太快了!从提交到收到短信,就花了10分钟!我们不用从上海到青岛往返跑了,更不用求人借钱了,青岛医保服务真是太好了!”王女士激动地说。刘阿姨出院办理结算时,12万元的手术和住院费用由医保基金直接结算,个人只承担了小部分自付费用。
这正是源于青岛市医保局推行的备案“极速审”,青岛市医保局通过安排专人进行审核,实现了异地就医备案“即时申请,2日办结”,为参保者在危急时刻打通生命通道。
线上手工报销,报销款“云”速达
在甘肃打拼的青岛小伙小张因突发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医院,偏偏赶上当地医保系统升级故障,需要全部垫付2.8万元医疗费。“这笔钱可不是小数,得赶紧想办法报销。”躺在病床上的小张犯了愁,按以前的老办法,他需要拿着材料回青岛当地办理报销,不仅搭上路费、误工费,还得专门请假,且报销款一两个月根本报不出来。
小张曾在“青岛医保直播间”听过医保线上报销事宜,他通过“青岛医保”小程序,按照提示一步步操作,当天下午就收到了“业务受理成功”的消息,不到10个工作日,他的手机银行就弹出了到账提醒——2.1万元报销款已发放到他的社保卡金融账户!“一天班没耽误,钱就到账了!”小张兴奋地说,“我全程就在甘肃用手机操作,真是省钱省时又省力,青岛医保太给力了!”
小张的“无感报销”体验,得益于青岛市医保局倾力打造的报销“线上达”。青岛市医保局通过流程再造、线上受理和社保卡金融账户直付,将手工报销周期大幅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
视频连线五分钟,“名”正言顺享医保
家住市南区的陈老师退休后常年在三亚养老,最近在为老伴报销高血压门诊慢性病费用时遇到了麻烦,系统提示“参保人姓名与身份证信息不符”。原来,老伴身份证上的“慧”字,在医保系统里误录成了“惠”,一字之差,把报销全卡住了。
“这可怎么办?难道要为了改个名字,专门飞回青岛一趟?”年过七旬的老两口一想到长途奔波就发怵,机票钱也是不小的负担。于是,陈老师打电话求助青岛医保经办大厅,拨通了青岛医保“视频办”专线。在医保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陈老师按照要求上传了老伴的身份证原件和自己作为代办人的证件,经仔细核验身份信息后,当场就在系统中完成了姓名修改,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修改成功后,陈老师顺利给老伴办理了费用结算。“以前是‘跑断腿’,现在是‘动动嘴’。既省钱又省心,青岛医保这个‘视频办’服务,真是‘办’到我们‘候鸟老人’的心坎里了!”陈老师由衷赞叹。
针对像陈老师这样的异地养老群体,青岛市医保局创新推出服务“视频办”,聚焦信息修改、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等高频需求,通过视频核验、远程操作、邮寄协同的方式,彻底解决了异地参保人“办事难、跑腿烦”的问题。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