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的海浪、栈桥的黄昏、大学路旁的故居,观海潮、看晚霞、风从海上来……暑期畅游如何高效打卡青岛城区热门景点?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打造多条“公交+文旅”特色线路,串联起分散的文化地标和景点,让外地游客沉浸式打卡城市风景。这种出行新风尚你get到了吗?
近日,当来自杭州的王女士一家一走出青岛火车站,就带着行李直奔铁路青岛站兰山路公交站台,登上公交集团市北巴士5路公交车。王女士说:“来青岛之前做攻略就知道,这趟车能把栈桥、大鲍岛文化街区和纺织谷这些景点一线串联,尤其对我们这种拖家带口的游客太友好了!”
游览景点便利度的提高,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选择5路公交的理由。在交旅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公交集团持续优化公共交通服务,不断探索“公交+文旅”的创新模式,城市特色公交线路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流动窗口,成为城市文旅发展的催化剂。
核心景点一线直达,破解游客“第一公里”难题
对许多初到青岛的游客而言,如何便捷地从交通枢纽抵达核心景点是“第一道考题”。5路公交车的线路规划,精准解决了游客“第一公里”这一痛点。其返程路线从青岛火车站发出,第一站便将游客送至青岛最具标志性的景点——栈桥。
“出了火车站就能上车,几乎不用等,不到10分钟就直达栈桥海边,这效率超出预期,这才是‘诚载美好’的真诚表达!”北京游客李先生表示,带着老人孩子,省去了拖着行李找车的麻烦,旅游体验从一开始就轻松不少。像5路这样的特色公交线路,能够让市民和游客“少走路、少花钱、少拥堵”,节省时间和精力,提升旅游舒适度和便利度,也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乘客。栈桥景区管理人员也注意到,随着公共交通指引的完善,选择公交抵达的游客比例近年来显著提升。针对客流增长,5路公交通过增加车辆、加大发车密度、延长运营时间等服务举措,为游客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一条公交线,激活多个文旅地标
作为民生服务载体,公交在满足日常出行需求外,也更深度地融入城市发展脉络。特色公交线路便利了外地游客,提升了城市旅游品质,不仅交织起城市的交通网络,还将沿途的美好风景串联其中。可以说,特色公交进一步提升了公交出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为线路周边的商圈带来了更多的客流。
大鲍岛街区内,一家网红咖啡店店主刘先生对5路公交带来的客流深有体会。“周末和节假日,很多游客就是看着导航坐5路车过来的,特别是下午时段,店里经常能遇到刚从栈桥过来,或者逛完我们这准备坐车去纺织谷的客人。”刘先生说,公交线路的连贯性让游客可以轻松安排“一日游”行程,显著带动了街区商铺的生意。便捷的公交可达性是网红咖啡店吸引本地年轻群体和外地散客的重要优势之一。
5路公交线的“文旅价值”不仅体现在服务传统景点和商圈,更在于它成功激活了工业遗产转型的新空间——纺织谷。当车辆驶入四流南路,缓缓停靠四流南路开封路站,乘客下车便置身于由青岛国棉五厂老厂房蜕变而来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记者了解到,纺织谷园区自转型以来,就将公共交通可达性视为关键。“5路车是连接老城区与四方区的重要线路,它把火车站、栈桥、大鲍岛这些客流密集点的游客,直接输送到了我们这里。”园区的工作人员表示。特别是在周末、节假日举办的创意市集和艺术展览期间,通过5路公交车抵达纺织谷的游客占比较高,“公交直达”成为许多游客选择到访的重要因素。这种便捷性,有效打破了地理距离感,使昔日的工业厂房成为游客体验青岛城市更新、感受历史与创意碰撞的热门目的地。
“公交+旅游”模式,织就文旅共荣纽带
5路公交线路的持续“走红”,是青岛市推动“公交+旅游”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这条线路的高效运营,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满意度,更在客观上形成了串联分散文旅资源的“黄金线”,有效拉动了沿线消费,推动了公共交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交通的价值,不仅在于载客,更在于畅通市场要素流动。“一条成熟的公交旅游线路,其价值远超过单纯的交通工具。”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像5路车这样,能将火车站这样的交通枢纽、栈桥这样的传统地标、大鲍岛这样的历史文创新区以及纺织谷这样的工业遗产活化项目有机串联,极大优化了游客动线,延长了停留时间,对释放区域文旅消费潜力作用明显。”
从单一出行工具向特色旅游产品升级,青岛市将公交服务从单纯的出行工具升级为激活文旅资源、服务民生需求的“流动引擎”。市北巴士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文旅特色公交线路的服务,积极探索“公交+旅游”深度融合新路径,推出更多特色公交线路,织密城市旅游网,让公共交通更好地服务于青岛文旅产业的提质升级,让每一位初到青岛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出站即达,一线畅游”的便捷与舒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