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完成复杂David手术和Wheat手术

今年1月以来,随着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顶尖团队的入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进入全新阶段。短短数月内,这支“国家级”一流高水平团队完成瓣膜置换、瓣膜修复、冠脉搭桥等复杂手术,近期再次攻克两例复杂主动脉手术,其中一例保留患者心脏瓣膜的David手术属高难度主动脉根部重建术式。

“不换瓣”也能救命实施高难度DAVID手术

“总感觉胸口压着块大石头,连爬二楼都喘不过气。”来自潍坊的赵女士(化名)过去三个月胸闷憋气、双腿水肿日益严重,当地医院检查提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根部瘤。传统手术需要置换心脏瓣膜,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这让赵女士很纠结,“我才50岁,难道余生都要每天吃药吗?”

为了寻求更信任的专家,赵女士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病区主任、驻青岛医院专家金晶检查后发现,患者升主动脉瘤瘤体大小为79*72mm,血管比正常血管粗2倍多,随时可能破裂致死,必须尽快实施手术!但常规方案需置换主动脉瓣,患者将终身服药并面临出血风险。经过影像重建和术前推演,团队做出决定:实施保留自身瓣膜的David手术。

David手术是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手术,是心血管外科领域被誉为“金字塔顶尖”的高难度手术,因瓣叶的修复与对合精度要求极高,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极高,许多医院无法开展。

“就像给膨胀的气球重新塑形。”金晶主任和手术团队需精准切除病变血管,再将薄如蝉翼的主动脉瓣膜成形,人工血管代替病变血管,冠状动脉开口重新移植。假如成形失败,患者就要面临二次阻断换瓣的风险。

手术中最紧张的时刻出现在瓣膜测试阶段,凭借精湛技术,成形后的瓣膜闭合严丝合缝,手术完成。术后CT图显示,原先鼓胀的瘤体位置,已是笔直的人工血管。

主动脉瓣+升主动脉抢救危重急性心衰患者

73岁的孙奶奶(化名)被120送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成人急诊科时已口唇发紫。急诊检查显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升主动脉瘤、心包积液,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心脏随时可能停跳。

患者病情危重,主动脉瓣条件差,金晶主任手术团队综合分析病情,决定为该患者实施Wheat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和升主动脉瘤切除并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完成,患者已出院。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青岛答卷”

David手术为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手术难度高,核心价值是让患者避免终身抗凝治疗。患者们算过一笔账,在“家门口”手术比起去顶尖城市找专家,不仅省了钱,更大大降低了家人照护的压力。这正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优势:通过专家常驻+技术平移下沉,使疑难重症救治不再依赖跨省奔波。目前心脏大血管外科已接诊数十例重症患者,转诊率大大下降。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栋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