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从“吃喝”到“体验”:汉堡节、咖啡节解锁青岛文化消费新场景

当青岛的海风裹挟着咖啡香与汉堡的烟火气掠过街巷,这座城市的消费版图正悄然改写。近两个月,海东东咖啡节、尚小咖咖啡节、hoch汉堡节青岛站、青岛台湾美食文创嘉年华接连登场,这些新兴节会正打破传统美食节“摆摊卖货”的单一模式,以场景化、沉浸式设计重构消费逻辑,让“味觉消费”升级为“文化体验消费”,与青岛的山海风情、历史底蕴交织成全新的文化体验,更成为点燃城市文旅热度的新火花。

新趋势:场景重构,让消费住进城市的“肌理”里

海东东咖啡节的场地藏在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旁的金岸广场,咖啡节直接把“咖啡的尽头是山海与自由”的氛围拉满,现场不仅汇集全国各地知名咖啡品牌,还集结了咖啡、潮饮、精酿品牌,还有轮番掀起热潮的音乐演出,共同织就出一幅立体的文化画卷。“来这儿不是为了喝杯咖啡就走,假日的慵懒、海风的味道,都混在咖啡里了。”从烟台来的游客周琳举着相机,镜头里既有咖啡拉花,也有各色各样的诱人美食。

这种“场景+文化”的巧思,在hoch汉堡节青岛站同样亮眼。主办方把场地设在奥帆中心,一边是海浪拍岸,一边是散发浓郁焦香的汉堡摊位。22个城市的近40家全国优秀品牌汉堡店齐聚青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包含美式蒙古汉堡、焦糖鹅肝堡、和牛海胆堡等50多种口味的汉堡。人潮涌动的汉堡节还与“海上啤酒节”相映成趣,成为一场集美食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汉堡嘉年华。数据显示,hoch汉堡节游客平均停留超3小时,是传统美食节的2倍,除花费在食物上的消费外,其余都流向文创、体验活动等。

“青岛有‘山海城’的独特魅力,这是一个天然的舞台,我们让汉堡味混着海风,城市的基因种进消费场景里。”hoch汉堡节创始人李晨笑说,这种模式让消费从“填饱肚子”变成了“情感共鸣”。

新群体:社交货币,让城市故事“破圈”传播

打开小红书、抖音,#青岛汉堡节氛围感# #海东东咖啡节打卡#等话题播放量已超5000万次。00后大学生张琪的朋友圈里,九宫格照片里汉堡和灯塔同框,咖啡杯映着沙滩蓝天,配文“在青岛,连吃喝都带着浪漫”。“对我们来说,去节会不只是玩儿,还可以收集发圈的素材,找到同频的朋友。”张琪的话道出了年轻群体的心思。

主办方精准抓住这点。游客在享受美食之余增加了许多互动性强的设计,让线下体验自然成了线上“社交货币”。现场问卷调查显示,18-35岁参与者占72%,其中30%来自潍坊、日照等周边城市,15%是跨省游客。他们的自发传播像滚雪球。得益于夏季是青岛传统旅游旺季的带动,截至7月27日中午12时,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年度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7.8%。

新模式:小众商家“借船出海”,激活消费生态

“以前在老城区开独立咖啡馆,一个月最多接2000人,这次咖啡节3天就来了5000多位客人,还接到3个企业团建的订单。”青岛本土咖啡品牌“岛城咖语”主理人王宁说,节会成了小众商家的“破圈”舞台。

这些节会共吸引上千家商家,80%是全国各地小众品牌或初创商户。仅第七届海东东咖啡节汇聚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20个城市的200余个咖啡品牌,在崂山区打造了一场盛大的城市休闲生活市集。这场活动不仅拉动了崂山区酒店预订量的显著增长,更带动了周边露营装备租赁业务的迅猛发展。而HOCH汉堡节青岛站来自全国22个城市,近40家优秀品牌集结登陆,活动首日即刷新汉堡节夜间客流新高,10天客流量突破百万人次。

这种“节会引流—商家成长—文旅增收”的循环,正在重塑消费生态,“节会经济”成了文旅消费的新支点。

从咖啡香里的青岛记忆,到汉堡味中的山海风情,青岛的这些节会正用“小切口”撬动“大文旅”。当消费不再只是“吃喝”,而是与城市的历史、自然、人文深度绑定,文化消费的新场景就有了生长的土壤。这座海滨城市,正用一杯咖啡、一个汉堡的温度,讲着更动人的文旅故事。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碧琪   摄影记者 郝林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