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民潘先生看到房产中介工作人员在朋友圈发布兑换美元的广告,自己刚好想给国外留学的孩子打一笔生活费,便联系对方并进行了咨询。
该工作人员表示是帮一位“香港客户”转发的,随后拉了群聊,以方便潘先生与“香港客户”沟通对接。
当天下午,“香港客户”称已将5000美元转入了潘先生提供的账户,潘先生查看银行记录无误,便将3万余元打入了“香港客户”的银行卡里。
后潘先生接到96110反诈电话提醒,此时再查看账户发现,刚刚“转入”的美元被“撤回”,并且联系不上“香港客户”,这才明白自己被骗,损失3万余元。
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民警解析道,境外银行支票结算有延迟,银行APP显示受害人“账面余额”增加,但“可用余额”实际未增加。这给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往往自称境外人员,让房产中介、理财经理介绍受害人认识,后利用结算延迟的“空子”,使受害人误以为资金已到账,从而实施诈骗。
公安提醒,有留学、出境旅游、外贸等换汇需求的,务必遵守我国外汇管理制度,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跨境业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海杰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