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措并举保障安置区建设

安置工程是增进居民获得感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日,记者从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张村河北岸董家下庄、张家下庄安置区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进入全面收官阶段,将于近期进行回迁安置。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致力于推动安置区“好房子”建设,从项目选址到方案设计,再到规划核实,积极靠前服务,推动安置区公服配套、户型、环境景观和建筑立面、材质等规划设计均不低于商品房标准,全力提升张家、董家下庄安置区的环境品质和市民居住体验。

高品质护航 提高审批质效

张村河片区城市更新启动以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城市设计编制,全程参与安置区选址、设计、建设工作。自控规调整阶段开始,即提前确定项目服务管家,为张村河两岸区域开发建设指挥部和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全流程规划服务,详细梳理项目报批流程,精准指导项目方案设计。

安置区设计则充分挖掘保留乡愁记忆,通过了解两村历史档案资料、常用农用工具等老物件,系统全面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力求规划建设与历史文脉相协调、与周边现状建筑设计风格相协调。

高标准设计 打造精品工程

为精准传导设计理念,确保项目建成后的“还原度”,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崂山规划分局多次会同张村河一体化专班、孟建民院士团队深入现场,充分考量主创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尊重张家、董家下庄两个安置区项目的差异化需求,对不同材料、质感及颜色的外立面材质对比筛选,深度把关呈现效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推进方案,既实现城市风貌的协调统一,又凸显不同社区的人文特色。

此外,同步进行安置区周边跨海大桥二期青银高速立交剩余匝道等市政工程规划设计,结合安置区项目同步实施配套道路建设,确保村民顺利回迁入住。

高效率推进 攻克建设难题

记者了解到,在张家、董家下庄安置区建设期间,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崂山规划分局多次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接沟通,了解项目进展。针对市政配套设施衔接、环网柜布设、景观植被种植等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分局迅速响应,专题调度,压缩项目规划变更报批时间,为安置区项目工程建设压茬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临近竣工核实阶段,分局成立验收服务小组,多次提前奔赴项目现场,就验收材料及相关标准进行详细说明与指导,对与规划图纸不符的情形现场纠错调改,为安置区项目顺利验收保驾护航。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