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青岛市崂山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年以来,青岛市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大战略”引领发展,筑牢营商环境发展根基
一是知识产权战略纵深推进,创新动能更强劲。坚持“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发力,崂山区知识产权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效发明专利突破3万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00件,持续领跑全省,成为创新驱动的“强引擎”。青岛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验收,20余家企业通过预审资格备案,畅通了知识产权服务“快车道”。在荣誉榜单上,崂山区更是成绩斐然,7个项目斩获第25届中国专利奖,3个专利导航项目通过验收、1个新立项,4个案例入选青岛市2025年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各项数据均位居全市首位。新增9个市级、1个区级知识产权服务站点,构建起覆盖企业创新全周期的服务网络,让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
二是质量强区战略系统实施,品牌矩阵更鲜明。凭借卓越的质量发展成效,崂山区成功获批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区,连续三年获评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荣誉称号。为持续深化质量强区建设,出台《崂山区质量强县培育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政策为引领,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在品牌建设方面,成果丰硕,9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高端品牌,7家入选“好品山东”,数量均居全市首位;33家“青岛优品”企业入选宣传素材库,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崂山制造”“崂山品质”正成为市场上的金字招牌。
三是标准化战略创新突破,发展引擎更高效。通过组建政产学研检验检测创新联盟,构建6项合作机制,达成21项合作意向,崂山区在标准化领域积极探索创新。申报国家级智能制造、海洋生物制造质量认证试点,2个方案获市级推荐,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发布北方首个茶叶实物国家标准,为崂山绿茶品牌价值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1家企业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新培育1个国家级、5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4个市级项目通过验收,标准化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服务型执法”提质增效,精准监管激活“新动能”
一是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改革创新更深入。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建设崂山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推动监管服务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定43个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实现“阳光执法”全覆盖。在信用监管方面,完成经营异常名录列入129家次、移出1329家次,助力5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实现信用修复,对776户“失联”企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建起完善的信用监管闭环。2024年度企业年报率达到94.28%,位居全市首位。
二是助企发展“靠前服务”,要素保障更有力。为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政银携手益小微”问情服务,与3家银行签订非公经济党建共建协议,搭建起政银企合作桥梁,打通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全员招商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从项目洽谈、落地建设到生产运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服务,推动检验检测产业园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为产业集聚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法治监管“宽严相济”,市场秩序更公平。推行涉企执法“清单化”管理,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重复检查,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修订轻微违法免罚清单至146项,以“柔性执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监管温度与力度并存。常态化开展“铁拳”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年查处案件500余起,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下一步,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走在前、当排头”为总遵循,实施“强质量促发展”行动和“优营商促产业”行动,提升质量水平,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加快国家检验检测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崂山检测”品牌。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深入开展品牌培育行动,推动品牌价值转化,为崂山区营商环境打造提供更强动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