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海上啤酒节”启幕:以海洋为幕 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7月5日晚,青岛奥帆中心灯火璀璨,海风与麦芽香交织,随着第一桶啤酒的开启,青岛“海上啤酒节”正式拉开帷幕。这场突破传统框架的夏夜狂欢,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海上夜宴+啤酒狂欢+文化体验”的立体化消费场景,更标志着青岛在“海洋+”文旅战略实践中迈出关键一步,为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业态创新:重构海洋旅游生态体系

传统啤酒节多局限于陆地场馆,而此次“海上啤酒节”以奥帆中心的海洋资源为核心,构建起“海陆空”联动的立体业态。在海上,夜游航线串联起灯塔、奥运火炬等标志性景观,游客可在游船中举杯赏景,感受“船在画中游,酒在杯中摇”的独特体验;岸边则设置了非遗市集、海洋文化展等区域,剪纸、糖画等传统技艺与海洋生物标本、航海模型相映成趣,让游客在狂欢之余触摸文化脉络。

更具创新性的是,啤酒节融合了帆船体验、海上音乐会等新兴业态。白天,游客可跟随专业教练扬帆出海,体验乘风破浪的刺激;夜晚,海上舞台亮起,乐队演奏与海浪声共鸣,形成天然的“沉浸式剧场”。这种“啤酒+海洋+文化+运动”的复合业态,打破了海洋旅游“看海、玩沙”的单一模式,推动海洋旅游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型,重构了以“互动、融合”为核心的海洋旅游生态体系。

消费升级:激活城市经济新引擎

作为暑期文旅消费的重要载体,“海上啤酒节”通过提升消费能级,为青岛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在消费场景上,啤酒节不仅引入国内外百余种啤酒品牌,还联合本地餐饮企业推出“海鲜啤酒套餐”,将青岛大虾、扇贝等特色食材与啤酒文化结合,打造具有地域标识的味觉IP。同时,夜间消费时段延长至23点,带动周边酒店、商场、出租车等关联行业营收增长。

数据显示,啤酒节启幕首日,奥帆中心周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35%,餐饮消费额提升近50%。更值得关注的是,节会推出的“文旅消费券”核销率超80%,有效撬动了市民游客的消费意愿。这种“以节促消、以消带产”的模式,不仅让啤酒节成为消费热点,更成为激活城市经济的“新引擎”,为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标杆塑造:书写“人海和谐”新范式

青岛“海上啤酒节”的深层意义,在于探索“人海和谐”的文旅发展新范式。节会全程践行“绿色办节”理念,所有餐具采用可降解材料,游船配备垃圾回收装置,志愿者随时引导游客保护海洋环境。这种“狂欢不破坏生态”的实践,让游客在享受海洋馈赠的同时,增强了海洋保护意识。

从更长远来看,“海上啤酒节”是青岛打造中国海洋文旅新标杆的重要一步。它以啤酒为媒介,将海洋资源、城市文化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既展现了青岛“海洋之都”的独特魅力,也为其他滨海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文旅融合样本。正如主办方所言:“我们不仅要办一场啤酒节,更要通过这场节会,让人们重新认识海洋、热爱海洋,最终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

随着“海上啤酒节”的持续举办,青岛正以海洋为幕,在文旅融合的画卷上书写新的篇章。这场夏日狂欢,终将沉淀为城市的文化记忆,成为青岛向世界展示“海洋文旅新力量”的闪亮名片。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碧琪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