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举行的华晨宇火星演唱会是青岛史上首个四面台体育场演唱会,吸引粉丝近5万人;而刚刚结束的凤凰传奇演唱会更是创下了青岛演出市场的多项纪录——首个体育场“三联场”演唱会,首次推出包厢票,成功吸引观众超12万人。青岛频现“为演唱会赴城”热潮,演唱会门票虽小,却承载着推动城市消费的巨大能量。
从“一张票”到“一条消费链”,变“流量”为“留量”,演唱会的效益,不只看它的票房,更看它如何撬动全域消费。(图/马博闻)
演唱会带动的消费有多少?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到48.84万场,票房收入为579.54亿元。在此背景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青岛市2024年共获批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58场,同比增长152%,共吸引观众48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过70%;票房收入达3.3亿元,拉动城市“吃住行游购娱”消费19.4亿元。此外,2024年青岛演唱会场次占山东省的52%,是名副其实的“山东演艺之城”。
放眼全国,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竞逐升级、多元发展——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大型演唱会票房TOP10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成都、深圳、杭州、重庆、南京、武汉、苏州和太原。
从榜单第十名太原来看,其凭借着场次少、收益高的亮眼表现入选。根据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数据,太原市2024年共举办32场演唱会,吸引观众近100万人次,其中省外观众占比近七成,较2023年的20场、50万人分别增长55%和100%,全年演唱会带动消费41亿元。
太原将自身定位于“歌迷之城”,深谙“为一场演唱会赴一座城”旅行新潮流,通过演唱会吸引跨城观众只是第一步,如何结合当地资源把他们留住,从而转化为更多消费才是关键。
演唱会前夕,太原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歌迷们营造氛围,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在周杰伦、蔡依林等明星的演唱会期间,歌迷可以在太原各个地标建筑看到巨大的明星人形公仔,供歌迷拍照留念。而在任贤齐演唱会举办期间,歌迷可以在座位上会找到一份《太原晚报》为任贤齐专门制作的“纪念典藏特刊”,特刊里都是粉丝与任贤齐之间的故事。
此外,演唱会前后3天,歌迷不仅可以免费乘坐太原的所有公交和地铁,还可以免费参观太原部分景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太原举办了5场演唱会,享受免费首道门票的歌迷人数达1.56万人次,让“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为一种新消费场景。
除了正式打出“歌迷之城”的文旅名片之外,太原还提出做大演唱会经济,加快建设“华北地区重要演艺中心”,打造“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青岛作为知名的文旅目的地,也在不断深挖“票根经济”潜力,强化“观演+旅游”消费模式。当前,青岛进一步扩大观众在演唱会期间的“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优惠规模,观众凭演唱会门票在瑞吉、汉庭等十余家酒店,均能享受系列入住优惠活动,部分酒店还能提供便捷的接驳车和报销出租车费服务。观众还可以凭演唱会门票在崂山风景区、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西海岸生态观光园等十余家景区景点,享受系列优惠活动。同时,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滴滴出行,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青岛专属券包”,提供5折优惠,并设置免费接驳大巴,为观众提供交通便利。
在凤凰传奇演唱会现场,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场馆外设置了“跟着演出去旅行”展位和打卡点,向歌迷观众推介旅游线路,发放青岛文旅吉祥物和凤凰传奇周边大礼包,提升了观众游客的体验感和好感度。
从“一张票”到“一条消费链”,变“流量”为“留量”,演唱会的效益,不只看它的票房,更看它如何撬动全域消费。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有效串联起城市各消费节点,实现一张票到全域消费的跨越。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王振麟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