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行至将半,中央对房地产作出重要部署。会议提出,通过完善基础性制度、加强政策协同、优化供给结构等举措,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青岛通过创新容积率支持政策、优化住宅设计标准等举措,打造了一批高品质住宅项目。从商品住宅到保障性住房,青岛正构建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让“好房子”理念惠及不同收入群体,为全国房地产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青岛政策创新:优化容积率支持 提升居住品质
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主题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好房子建设。自去年以来,青岛市先后出台了两批次关于优化居住用地供应和规划管理措施,以及《青岛市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及规划指标计算技术细则》,从架空层、下沉空间、邻里坊、住宅外立面、车行地下出入口、小区门卫室、屋顶设备间7个小区公共空间部分和住宅阳台、空中户属花园、室内挑空空间、住户设备平台、飘窗5个住宅套内空间部分,提出容积率支持措施。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有30余个新建住宅建设项目使用上述各项政策,得到了房地产企业的普遍好评,提高了青岛市新建商品住宅的市场竞争力,为打造青岛市“好房子”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赋能。
据悉,今年,青岛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座谈,广泛征求了居民百姓、开发企业、规划建筑设计单位等各类群体的意见,结合反馈情况,将反映比较集中的阳台、风雨连廊、小区出入口大堂等要素作为新的着力点,为打造高品质住宅提出了新的政策支持措施。旨在以政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居住生活需要。
据了解,文件制定过程中,重点考虑了住宅项目新增供应和存量去化,既要通过适度释放政策红利,提振土地和住房市场信心,也要统筹考虑存量房去化以及新房和二手房的市场流通关系,为住房市场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具体到支持措施内容上,一是扩大了容积率支持力度。从小区出入口大堂、风雨连廊、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出台措施,在既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不计容的居住小区公共空间。二是适当放宽了阳台的面积限制条件,将住宅阳台的面积上限从24平方米调整为32平方米。三是调整了部分要素的土地出让价款计算方式。住宅阳台、小区出入口大堂、小区配建市政公用设施等不计入容积率的部分,亦不计入土地价款。
政策中提及的小区出入口大堂,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相比传统的小区大门和门卫房,小区大堂实现了集人车通行、出入管理、前台接待、休息等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亦可提供会客、如厕、快递暂存等多样服务。在满足各类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让居民归家从“穿过铁门”变为“步入厅堂”,极大改善了空间体验,增强业主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样,鼓励设置风雨连廊是将住宅与小区内广场、游园等公共空间相互连接,这样使连廊不仅发挥了遮风挡雨、遮阳防晒等功能,同时也串联了小区绿地、健身步道等公共区域,形成了驻足、休憩和交流的空间,便于营造出更为生动有趣的邻里交往体验。
从商品房到保障房:青岛构建多层次“好房子”供给体系
“在层高上,我们为业主配备了泳池、健身房、儿童乐园等生活场域,业主不出门就能体验到生活的便捷。房屋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得房率,得房率达到了90%以上,要比普通的小高层80%左右的得房率高出10多个百分点。这都是我们做‘好房子’预先做的一些规划和设计。”崂山区海信璟悦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省级“好房子”的示范楼盘,海信璟悦小区遵循《青岛市“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突出绿色健康、低碳环保、安全耐久等多种属性。小区还配备智慧社区管理系统,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
“好房子”的建设不等同于建“贵房子”“大房子”,而是要通过好的设计、好的施工、好的材料、好的服务等,解决居住中的痛点问题,全面提升住房品质。不同地区、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应当有不同的“好房子”。为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青岛创新建立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让中低收入群体也能住上好房子。记者了解到,青岛市李沧区京口路项目、市北区开封路项目成为首批落实“好房子”建设理念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2024年以来,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开工京口路、开封路2个项目,房源共计3613套。其中,李沧区京口路项目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801套,项目距离地铁三号线振华路站仅300米,周边商业业态丰富,公共服务配套齐全;市北区开封路项目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812套,周边800米内有公交站点10个,规划有地铁5号线环湾大道站、镇平路站,覆盖多所学校、医院。两项目目前正按照“好位置、好品质、好配套、好服务、好政策”的五好品质要求加快推进主体施工。2024年7月,青岛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服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对轮候申请、准入核查、收入核定、入库计分、项目预登记、配售选房、合同网签、回购流转等进行全过程闭环管理。截至目前,两批次销售共售出近千套房源,有力回应了工薪群体住房需求。下一步,青岛市将以京口路、开封路项目为样板,全力把保障性住房建成人民满意的“好房子”,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力度,持续优化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选房流程,实行按日选、随到选、先到选,更好满足工薪群体住房需求。
此外,青岛市李家下庄城中村改造、海信君玺、越秀青铁·和樾府、鲁信蔚蓝海岸二期、银丰玖玺城·珺府等都有不同类型的“好房子”项目。“好房子”的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钢筋混凝土的堆砌,而是让业主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因地制宜建“好房”:多地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各地多措并举加大对“好房子”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山东、山西、江苏、湖北、四川、宁夏、江西、海南、陕西等地发布了专门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等,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措施和推进举措。如山东印发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高品质住宅指导性文件《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明确高品质住宅的概念与发展路径,让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有据可依;近日又发布《关于支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力度、推进存量闲置土地盘活利用等11条政策措施。各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齐发力,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各地结合自身条件,在国家相关政策或标准规范基础上,积极探索各地“好房子”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4月份以来,贵州、四川、山东等地陆续发布地方性“好房子”标准,针对单元设计、户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至此,今年全国已有近十个省市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类似标准和要求。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国瑾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